资讯丨国有企业投资后如何构建评价管理体系?

时间:2024-11-12 14:00:37  来源:城望集团  作者:城望集团  已阅:0

来源:现代国企研究

作者:周欣帅(河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企业策划部高级业务经理)图片


国有企业投资后评价以依法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完善全过程投资管控,提升投资监督管理能力,落实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为目的。从政策层面看,政府部门、监管机构相继均出台后评价管理办法,对后评价工作提出相应要求。2005年,国务院国资委印发《中央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指南》,指导中央企业开展投资项目后评价;2017年,国务院国资委印发了《中央企业投资监督管理办法》(国资委令第34号)和《中央企业境外投资监督管理办法》(国资委令第35号),对中央企业投资后评价工作开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政府文件指导后评价工作有序开展,对满足国资监管机构的要求、规范投资管理起到一定作用,但仍存在不足:一是均属于指导性文件,法律地位偏低,强制性与约束力不足;二是对后评价等内容的规定具有原则性,可操作性相对较弱,不能有效地指导开展具体工作。

图片

按照项目全生命周期理论,投资评价贯穿项目整个周期。从企业实际情况来看,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对投后管理重要性认识不够,侧重投前管理,忽视后期监督管理;二是工作机制不健全,评价经验不足,评价结论易受外部因素的干扰,部分领导会干预评价结果;三是评价结果应用缺乏理论和经验的支撑,未及时将结果进行反馈,未形成有效的闭环管理。本文以综合性投资集团为例,研究国有企业投资后评价管理要点,对评价发现的问题及投资评价结果应用进行实践分析。

图片
国有企业投资后评价管理要点

(一)后评价的范围和分级分类。后评价是指在项目投资完成后,在一定的期限内,对项目实施全过程所进行的评价。项目投资包括固定资产、股权和基金三类,其中,固定资产指基本建设投资(含PPP等模式开发的项目)等;股权投资含新设企业、增资、参股、收购兼并等;基金投资包括发起或参与私募投资基金,作为基金管理人或普通合伙人(GP)参与的基金所投资的项目。

根据后评价发起的时点和阶段不同,投资后评价可划分为过程评价、中间评价、后评价、跟踪后评价、全生命周期评价等。从投资决策之日起,定期(季度、年)对所有实施投资项目开展过程评价;对建设完成并进入运营期的项目,开展中间评价;对已运营3年以上的项目开展后评价;对已完成后评价的项目开展跟踪后评价;对合作期满或者完全退出的项目开展全生命周期评价。此外,可针对项目投资的某一环节进行专题评价,对行业(区域)的同类项目进行综合性的专项评价。

(二)投资后评价管理体系。依据国资监管要求,在借鉴央企的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的基础上,结合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管控要求,围绕组织体系、制度建设、工作程序和方法、专业队伍建设、强化成果应用等方面,形成系统完善的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体系。

有效适用的制度体系。优化顶层设计,集团主要领导分管后评价工作,将年度后评价工作作为集团董事会重点汇报的内容,确保权威性。从制度层面,明确后评价的范围、评价内容和方法、评价指标和方式、实施程序及成果应用等内容,构建广泛覆盖、有效适用的后评价制度体系,融入投资管理制度体系中。在集团制度体系下,子公司及项目单位依据业务实际,细化制定自身后评价工作制度,提高战略性、全局性、实操性。

高效协同的组织体系。采用集团统筹与分级管理相结合,建立集团公司、子公司和项目单位“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形成统一安排、分级实施、交叉互评的后评价工作机制。集团公司为后评价工作的批准和评价主体,对投资金额以上的项目开展后评价;子公司为后评价工作的实施主体,在集团统一实施、过程监督、评价报告备案的组织下,对投资金额以下的投资项目开展后评价;项目单位作为被评价单位,开展自评价、自查自检和相关配合工作。为避免企业“同级评价”的缺陷,子公司之间采取交叉互评方式,使评价工作更加客观、公正。必要时,可委托具备资质的中介机构开展后评价工作。

规范闭环的工作程序。后评价工作分为计划下达、项目单位自评价、后评价、整改落实和结果反馈五个工作程序。集团归口管理部门每年初制订并下达工作计划,集团工作组认真制订方案,严格执行评价工作程序,对所负责项目进行后评价。项目单位编制自评价报告并报送子公司,子公司对自评价报告和结论进行复核,对负责项目进行后评价,将后评价报告报送集团归口管理部门备案。集团归口管理部门按年对全系统项目后评价工作进行总结,并向集团董事会做专题报告,检视投资策略,反馈形成决策优化闭环。

全面客观的评价内容。固定资产和股权项目后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概况、项目前期工作评价、实施过程或投资交易评价、运行评价、效果和效益评价、项目目标和可持续性评价、结论和经验教训总结等。基金后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基金概况评价、实施过程评价、业绩评价、风险评价、结论和经验教训总结等。针对不同类别的投资项目,制订作业指导书、后评价方案模板和报告编制指引。评价指标全面反映投资全过程,针对前期工作、建设实施或投资交易、运营工作、经济效益等分项重要程度赋予权重,编制评分评级表。

科学准确的评价方式。在过程评价阶段,通过构建风险预警模型,可了解项目执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及时防范并化解风险,提高风险管控能力。在后评价阶段,采取对比分析法,通过资料分析与现场核查等方式,对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打分,得出可量化、可对比的评价结论。通过上线投资评价管理系统,实现从计划、评价报告到整改措施的全过程可视化管理。

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可通过遴选系统内战略投资、财务管理、审计、技术、生产运营等业务领域专家,建立集团层面专家库,也可与第三方智库或咨询机构库进行合作,组建独立专业的评价队伍。健全培训体系,有针对性地组织培训工作。

注重后评价成果运用。丰富后评价成果的形式,包括问题整改台账、后评价报告、评分表、专题评价报告、年度总结报告等,将成果应用到项目决策、投资计划、绩效考核等环节。新上项目应参考同类项目后评价结论和主管部门的意见。总结归纳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推广学习和观摩交流,以经验促发展,提升整体投资管理能力;对未达预期项目进行系统分析,查找原因,推动问题整改销号。将评价结果和整改情况纳入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责任考核中,充分体现奖优罚劣,并作为评优选先、干部提拔等的重要参考。

(三)投资后评价指标体系。在投资后评价管理体系中,评分等级结果影响总体评价结论,而后评价指标属于核心内容。在借鉴省级财政预算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目标,针对不同类型的投资项目,按照适用性、可操作性、可衡量性原则制定后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固定资产项目注重投资控制、工期、投产后的经济效益;股权项目注重公司治理、经营效益;基金项目、注重投资期的运营风险、退出期的投资回收。

总体要求。评分表指标设置为100分,等级划分为优、良、中、差四档。原则上,经济效益类指标权重不低于40%,定量指标权重大于定性指标。定性指标得分,根据完成情况对应100%〜80%(含)、80%〜60%(含)、60%〜0%不同区间的分值。定量指标得分,按照实际值占决策阶段的预期指标值的比例,确定分值。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评价指标。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主要对前期决策、建设实施、生产运行等阶段进行全面分析,评价项目建设和运营是否符合设计、获得预期效益,包括9个二级指标、29个三级指标。(1)前期决策阶段10分。项目立项:内部立项条件完整;可行性研究编制单位、咨询评估单位、初步设计单位具有相关资质,可研报告、评估报告、初步设计审查客观;项目审批情况符合相关规定;决策程序完备。(2)建设实施阶段30分。建设程序合规性:设计深度和变更方案符合工程施工要求;采购管理依法合规;融资方案可行,资金按计划到位,资金支出管理合规。建设效果:合同制定、履行及变更符合要求;按照工期完成建设;建设质量达到行业及约定标准;投资控制良好,未超出决策投资金额;工程竣工验收及时、合格;没有出现安全、环保事件;没有出现违纪廉政问题;试运行安全性、稳定性达到运营标准。(3)生产运行评价10分。生产管理制度完善,生产人员数量、技术水平满足生产要求;项目产能达到预期且持续稳定;产品(服务)质量合格率达到预期。(4)效果效益评价50分。技术效果:技术标准、技术方案达到设计标准;设计规范、工艺路线、装备水平、安全性、可靠性、创新性等达到预期。组织管理: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管理团队精干;管理制度健全,执行有效。项目效益:主营业务收入达到预期,经营性净现金流达到预期,利润总额达到预期,社会效益达到预期,后续运行及成效发挥具有可持续性。

股权投资项目评价指标。股权投资项目主要对其决策立项、投资交易过程、运营效果等进行全方位回顾,评价投资收益目标的实现情况,包括6个二级指标、16个三级指标。(1)项目决策阶段20分。项目立项:专家论证、投资决策等符合规定;尽调充分,重大业务、财务、法律等风险事项分析充分;投资分析充分,战略目标清晰,财务测算准确,应对措施得当;决策程序完备。(2)投资交易阶段20分。合作协议:资金筹措及支付等事项提前详细筹划;合资合作或收购协议的制定、履行及变更的情况符合要求;完成工商登记或产权 (股权)交割手续。资金管理:各股东按时出资到位;融资授信、提款及还本付息等融资事项,满足项目推进需要。其他决策:除上述指标外,决策意见全部落实。(3)项目运营阶段60分。组织管理: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管理团队精干;管理制度建设健全,执行有效。项目效益:经营性净现金流达到预期;利润总额达到预期;社会效益达到预期;后续运行及成效发挥具有可持续性。对参股股权类项目,实现净利润目标,并实现资金回收、股东分红及到账。

基金投资项目评价指标。基金投资项目评价主要包括对基金设立备案、管理运作、业绩实现及退出阶段的全面分析评价,包括8个二级指标、21个三级指标。(1)决策阶段10分。设立审批:基金设立体现政策导向和战略意图;定位清晰,投资策略完整明确,意向出资基本确定,合作伙伴优秀,储备项目丰富;对行业或区域产业发展有深入分析,投资策略清晰,效益测算客观谨慎,风控措施得当;决策程序完备。(2)设立阶段10分。基金设立:向市场监督管理和金融监管部门提交申请并取得批复、签署基金章程/合伙协议、取得营业执照。基金备案:协会备案通过。(3)运营阶段60分。基金募资:签署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基金章程或合伙协议,各期资金同比例实缴到位。基金投资:符合决策流程;原则上,基金备案后6个月内完成首个项目投资;基金投资达到计划或预期进度。基金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严格按照内外部规定以及协议约定运行;完成信息报送、自查核查等相关工作,确保合规经营;密切关注是否存在基金合规风险及被投企业是否合规经营,预警风险并采取有效措施以积极应对;赋能助推企业发展、实现价值提升。基金业绩:投资期、退出期总收益倍数不低于目标值;投资期满5年IRR不低于8%;退出期投入资本分红率不低于目标值;基金在引入重大项目落地、带动社会资本、返投、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创新和成果转化等方面达到预期。(4)退出阶段20分。要求能够按照计划或预期进度实现退出,并及时分配本金及收益。

图片
投资评价发现的问题及结果应用
(一)投资评价发现的问题。在过程评价中,风险预警指标出现频次较多的是工期超期、营业收入净利润达不到预期、股东未按时出资到位、总投资控制等。后评价中发现共性问题中,关于固定资产类项目,一是前期手续不完善。部分项目因前期手续办理滞后,导致无法竣工验收及决算审计。二是投资未实现有效控制,部分项目存在超概问题。三是PPP项目回款普遍较低,政府审计工作推进缓慢,部分新能源项目存在补贴电价未到位、合规性文件办理滞后等问题。关于股权投资项目,一是股东在经营管理理念上存在分歧,影响到项目开发等经营活动。二是公司未建立市场化运营机制,落地项目少,未达到合资合作预期。关于基金投资项目,多数基金尚处在投资期,部分投资项目因受疫情和企业生产经营业绩不稳定等因素影响,存在投资进度缓慢、资金使用效率较低等问题,基金实体的投资效益未达到预期。

(二)投资评价结果应用。

一是推进问题分类整改落实。通过分析评价结果,分类提出意见建议,能立行立改的立即整改;不能立行立改的,制定整改台账限期整改。譬如,康养项目频繁出现风险预警后,集团对同类项目开展专项评价,提出继续持有、改进运营、终止退出等建议。又如,参股子基金绩效评价结果为差,按照相关程序采取提前退出、更换基金管理人或直接清算退出的措施。

二是建立后评价与新上项目挂钩机制。原则上,同类项目后评价结果优良率在50%以上的,才能满足新上项目的基本要求。否则,将取消或压缩同类项目评审和资金安排。譬如,加气站和风光储项目专项后评价,多数项目盈利未达到预期,及时向集团决策层反馈,提出暂缓加气站项目审批,精选优质风光资源,谨慎论证分布式光伏项目等建议。

三是提升项目建设管理水平。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存在工期超期、未及时完成竣工验收和决算审计等情况。明确工作时间节点,按照“建设完工后不迟于6个月完成总体竣工验收,总体竣工验收完成后不迟于1年完成竣工决算,拟退出企业列出计划尽快退出”的原则,将所有项目纳入全过程监管,下发专项通知,督促责任单位按时完成。

四是提升项目运营管理水平。通过对比找出出现差异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制订优化调整方案。譬如,对混合所有制企业,从管理层级、治理结构等方面提出改进方案,加强股东内部沟通与协作;对满足开发边界条件的项目,适当授予自主决策权,减少不必要的审批环节,提高决策效率。譬如,面临市场预期转弱等挑战,基金管理团队需主动谋划项目,加快投资进度,加强投资后管理,严防投资风险。

五是健全后评价反馈常态机制。规范投资闭环管理机制,将评价结果及整改情况作为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的依据。对投资管理流程执行不规范、未按照规定开展业务导致未达到预期收益或造成重大损失的项目,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结语

国有企业通过构建后评价管理体系,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充分发挥过程评价的监督效能,及时反馈后评价结果,有助于提高投资决策和管理水平。对政府而言,应健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对企业而言,首先,将后评价的介入时点前移,拓展到投后管理范畴,关注项目实施过程控制,加强动态监测、定期跟踪分析等事中管理,发现问题及时纠偏,增强评价的及时性和针对性。其次,应关注科学性、合理性分析,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偏差,综合评估项目成效,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更有效地发挥后评价作用。最后,注重同类项目对比分析,关注问题核心和主要矛盾,提出建设性的对策建议,同时,根据业务发展变化,不断优化调整后评价指标体系,得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