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罗仲伟(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国有企业是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显著优势的微观基础。经济高质量发展必然内含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这一重要内容。新时代新征程,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现实要求,是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个相对长周期发展的过程。国有企业应聚焦国家战略,通过增强核心功能引领产业发展方向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强化核心竞争力带动整个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产业新发展格局,维护我国经济安全、产业安全、国家安全提供坚实支撑。
国有企业的属性与功能
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推动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解决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深刻认识我国国有企业的根本属性,全面把握新时代国有企业所肩负的独特使命和特定功能,是准确理解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前提。一般意义上,国有企业是指一个国家的政府通过资本投入而控制或参与营运的企业。在当代微观经济中最为成熟、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架构下,国有企业除依法经营、照章纳税和向国家财政上缴红利外,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类别,有着其自身特殊的使命和功能。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我国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实现形式,是构成公有制经济的必要条件和微观基础。国有企业以经营性法人的形式,通过开展各种生产性经营活动提供创造价值的商品化产品或服务以满足社会需要,体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力量。国有企业拥有的一切生产资料都归全社会所有,因而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决定了国有企业的使命、功能和行为。由此可见,我国国有企业的使命、功能具有内生性、整体规定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特征,发展国有企业是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0月召开的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明确规定了我国国有企业的根本属性和基本特征,也使结合时代要求具体阐述国有企业所承载的独特使命和所具有的特定功能有了遵循。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下,国有企业的独特使命是,在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大局,始终围绕党之大计、国之战略,谋划发展和推进改革,为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实现国家的现代化战略目标提供牢不可破的微观经济基础和微观治理基础。围绕这样的根本属性和独特使命,我国国有企业的特定功能可概括为保障战略安全、引领产业方向、服务国计民生、助力宏观调控、提供公共产品和促进共同富裕等六个方面的内容。保障战略安全。国有企业要在增强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关键领域和环节以占据支配地位的微观生产经营方式确保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利益不受侵害,从战略层面保证国家在能源、粮食、稀有原材料、战略性物资和资源、金融、重大工程和科技项目等领域具备判断力、策划力、执行力和控制力,以及面对各种安全威胁时的抵御力。引领产业方向。国有企业要始终关注世界产业的运转规律和发展趋势,通过持续创新、知识积累、组织变革和市场开拓不断置身于产业发展前沿,推动产业变革,引领产业进步,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产业竞争力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坚实的基础。尤其要在产业科技创新方面担负弥补市场失灵的重要职责。一是跨越市场陷阱,迈过科技成果向产业转化的“死亡之谷”;二是集中资源开展科技攻关,解决产业“卡脖子”问题。服务国计民生。国有企业的基本功能,服务国计民生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或关键领域提供基础性服务和竞争性服务;二是通过在投资决策和经营过程中主动贯彻ESG理念,在绿色低碳、节能减排、履行社会责任、完善公司治理等方面作出表率;三是在因网络特性或其他市场自然条件形成的自然垄断领域向社会提供经营性服务。助力宏观调控。在特定经济形势和特殊情况下,国有企业可以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和社会治理可供选择的微观工具性手段,参与调节经济周期,熨平经济波动,助力经济稳定和社会和谐。主要通过三个层面予以体现,即通过各种方式平衡资源配置,调节供求关系,稳定物价和保障市场供应;为保障社会就业提供重要支撑,特殊情况下承担国家宏观调控视角下的就业蓄水池任务;当社会和市场出现重大系统性风险时,起到缓解乃至化解危机的应急性作用。提供公共产品。这是国家经济职能中派生给国有企业的特定功能,即在某些特定领域或特定场合、时点,负责向社会和大众提供消费不具有排他性但收费存在困难的某些或某类公共产品。例如,针对生态环保、社会应急、公共安全、防灾减灾救灾、战略物资储备等具有正外部性的公共服务领域提供有效供给。促进共同富裕。这由国有企业独具的公益法人特征所体现的派生功能。这种公益性功能是国有企业为实现党和国家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在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健全收入分配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反垄断和防止产业无序扩张、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相应作用。由上述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使命及特定功能可见,国有企业显然不能以单一的效益或效能为目标,而是要站位于政治和经济安全高度,在巩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微观经济基础和微观治理基础的前提下,不断提高效益和效能。市场经济是借助市场规律、通过市场机制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形式。现代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就一般现代企业而言,企业行为是企业在市场上为获取生产经营性成果而表现的活动。这里的关键是理解企业与市场的关系。首先,企业是为创造价值满足需求而存在的,而需求来自通过价格机制所表现的市场。换言之,有了市场的需求,才有了满足这种需求的企业;其次,通常情况下,企业为满足需求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各类要素和资源来自市场;第三,由不同微观经济主体在市场上形成的竞争机制是企业发展及创新的根本动力。作为人类配置社会资源最重要、最高效的经济形式,市场经济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资本主义依靠市场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功,社会主义同样可以利用市场经济造福于人类的公平发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获得巨大成功,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开创性地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优势与市场经济优势有机结合,既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石,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将“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制度基础。国有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的微观运行主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重要的制度安排。国有企业的核心功能必然是在市场机制的条件下去实现,国有企业的主要行为必须以市场经济规律为遵循。也就是说,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目标,要在市场竞争中得以实现,“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要求,是以市场行为为基准。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推动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深度融合,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深化国企改革,不断强化企业独立经济主体地位,是我国国有企业发展改革的宝贵经验之一。与此同时,国有企业又是体现党和国家意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重要微观行为主体。
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
经济发展是一个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循环过程,呈一种动态推进的规律。在不同的发展过程或阶段,又会由构成不同增长方式的经济因素所主导。如量积累到一定阶段,必然要转向质的提升,规模扩张到一定阶段,必然要转向效益的改善。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具体而言,就是从关注经济增长单一维度转向关注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多个维度,从注重要素投入为主转向依靠创新驱动为主,从强调总量规模扩张转向重视结构立体优化,从某些领域重点突破转向整体利益综合协调。当前,我们已经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历史进程,高质量发展成为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通过发展建立起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在党的领导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因此,高质量发展是谋求国家发展和推动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现实需要。我国国有企业的根本属性和独特使命,决定了其必须坚定不移、责无旁贷地将高质量发展作为指导思想和行动规范。新时代国有企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是与时俱进地确定高质量发展具体内容的主线和阶段性要求。在党的领导下,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深度融合,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不断深化改革,则是为国有企业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制度基础和行为指引。这就构成了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逻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系统宣示了新时代我们党领导和发展国有企业的大政方针、根本原则和重大举措,是新时代我国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遵循和指南。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202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题为《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的文章,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作出重大部署,强调:“要根据形势变化,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谋划新一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行动方案。”2023年7月召开的全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强调,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扎实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切实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管理监督体制机制,增强各有关管理部门战略协同,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据此,可以明确现阶段国有企业整体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任务中,围绕打造现代新国企深化改革,聚焦国家战略,以创造新质生产力为动力,质量与效益提升为导向,通过增强核心功能引领产业发展方向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强化核心竞争力带动整个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维护我国经济安全、产业安全、国家安全提供坚实支撑。新时代新征程,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现实要求,是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个相对长周期发展的过程。要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高度,面向世界经济竞争和国际产业发展新格局,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持续推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强根铸魂。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优势彰显的根本性因素。要坚持不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两个一以贯之”,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公司治理的全体系、全过程中,动态优化国有企业党委(党组)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方式和内容。重塑国有企业管党治党责任体系系统,筑牢党建基层基础。着力国家战略的贯彻落实,全面服务和支撑国家战略是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目的,最终都是要更好发挥国有经济对国家战略的服务和支撑作用,这是由国有企业的使命所决定的。国有企业是体现国家发展意图和战略意志的政治手段和市场力量。紧紧围绕新时代国家战略的贯彻落实,提供基础坚实、可靠有效的服务和支撑,是国有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尤其是在发展实体经济方面,国有企业要聚焦于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国家战略,通过整体规划、加大投入、创新导向、重点突破,加快这些战略落地实施,并通过率先垂范、导向牵引等方式引领其他经济体贯彻落实国家战略。还有围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在重点国家和重点项目持续发力,并带动民营企业共同参与,通过调整国有企业区域布局,改善资源空间配置效率,助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探索以多维合作、资源整合、科技赋能、市场拓展以及品牌建设等多种方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建立循环型生产体系,落实绿色低碳战略,等等。实施国有企业履行战略使命评价制度,确保国有企业的发展方向与国家战略目标相一致。优化调整布局结构,持续提升国有资本整体功能和配置效率,是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前提。国有企业要在支撑和服务国家战略方面有所作为,要以国有资本配置效率的提升、改善和优化为条件。要通过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意见》,在推动国有资本“三集中”的基础上使国有企业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引领者,从而服务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一是紧密结合一般传统产业加快退出,优势产业巩固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的战略需求,持续深化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二是顺应世界产业技术进步和格局变动趋势,牢牢抓住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关键时点和节点,加快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和融合化步伐。三是强化国有企业在能源、粮食、稀有原材料、战略性物资和资源、金融等领域的布局,持续增强国家经济安全的保障能力,以及应对各种安全威胁的抵御能力。四是立足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结合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的要求,率先开展产业格局演进和组织变革创新,为推进整个产业现代化进程提供不断增强的制度性动力和根源性活力。五是在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重大技术攻关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工程上发力,提升战略性制造技术、工程和装备的供应保障能力,增强产业控制力和引领力,更好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围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有效发挥在新型举国体制中的重要作用,是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职能。新型举国体制就是要突出国有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充分发挥制度优势,立足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满足国家科技突破、跨越之需。一是提升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能力,集中资源在国有企业中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强基础性、紧迫性、前沿性、颠覆性原创技术研究,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二是强化国有企业创新意识,主动围绕企业的战略定位开展关键领域重大科技攻关,并在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强度的同时不断提高科技成果产业转化水平和转化产出效率,形成以实效为导向的科技创新工作体系。三是推进产学研用高效协同和深度融合,弥补创新链上的市场失灵缺陷。国有企业要主动担当,牵头打造更多创新联合体,构建科技创新及成果产业化的新格局。四是加快符合时代要求的企业科技人才培育、评价机制建设,探索、完善对科技人才的激励手段,注重培养各类科技领军人才和新型复合人才,给予他们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建立更有效的科技成果收益分享机制,充分释放广大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完善国资国企制度建设,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制度保障。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确定的重要改革任务高质量全面完成,以及全面总结新时代国企改革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围绕打造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新国企,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加快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基础。进一步定型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国资监管体制,不断提高国资监管效能,在建设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方面不断取得进展。以增强企业活力、提高效率为中心,深入推进国有企业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强化国有企业独立经济主体地位,提升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现代化水平。在经营层面,完善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制度,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新型经营责任制,探索建立完善企业内部人才市场,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健全更加精准灵活、规范高效的收入分配机制。同时,要遵循新时代技术进步条件下产业演化与变革的新趋势,积极主动地探索组织方式和运营机制的创新。完善国有企业分类考核评价体系,实现精准监控、精确考核,以分类提高国有企业的质量和效率,保障国有资产的高效运用和保值增值。建设新型国有企业企业家队伍,形成独特的国有企业企业家精神,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内生动力和掌舵人。新时代建设现代新国企,需要造就一支新型国有企业企业家队伍,形成独特的国有企业企业家精神。他们首先要对党忠诚、立场坚定、政治可靠,对国有企业的使命和功能有透彻的理解和认识,在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领导国有企业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为实现党和国家的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其次要勇于创新、善于开拓,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以百折不挠的创新精神,引领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第三要治企有方、兴企有为,具有精湛的经营管理才能,能够在整合各方资源、创造企业价值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企业核心功能。第四要有强烈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展示对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道德以及公共利益等方面的贡献。第五要具备国际视野,能够站在全球或更广阔的角度感受经济运行、领悟产业变革、观察市场态势,从而能够在新时代带领国有企业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