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营报
布局元宇宙、掘金数字经济……随着新质生产力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热词,大量城投公司亦开始通过布局新质生产力相关业务力求平台转型、资产盘活。当新一轮国企改革“碰撞”新质生产力后,两者将形成怎样的发展合力?中国国资国企研究院院长、国资委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彭建国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城投平台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与新一轮国企改革目标相适应,通过市场化道路,实现科技创新、产业引领、安全支撑等发展目标。”
2023年6月印发的《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明确了今后三年国企改革的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2023年7月,全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召开,标志着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正式启动。新一轮国企改革已经启动9个月,与此同时,2024年,新质生产力成为国企发展的重点领域。对此,二者如何有机衔接,采访中,有多位行业人士认为,城投公司应该以亮明市场化主体身份作为切口,主动拥抱市场的同时,加快对接新质生产力业务,实现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年底,开展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的央企和地方各级子企业的比例已超过99%,央企各级企业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的管理人员达到了6.9%,已开展中长期激励的央企子企业占具备条件子企业的比例已达94.8%。基于以上数据,彭建国认为,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大多数国有企业已经成为独立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2024年以来,不少城投公司也在亮明市场主体身份,以求能够更好融入市场实现平台转型升级。江西一家城投公司负责人认为,一方面新一轮国企改革将国有企业打造成为独立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另一方面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厘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够更好发展新质生产力。“首先对于城投公司来说,亮明市场化主体身份,并不意味着与地方政府彻底脱钩,而是更好地探寻市场化道路,尤其是与地方特色相结合,打造具有清晰战略的主要业务。那么,对于各地来说,新质生产力是未来布局的重要领域,地方政府布局新质生产力产业离不开城投公司的支持和建设,所以,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角度来看,亮明市场化主体的城投公司更有利于发展新质生产力,与地方政府相互协作也变得更加紧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已经有城投公司在亮明市场化主体身份的同时,聚焦主责主业,培育新质生产力,聚焦战略新兴产业,创新转型发展模式。天津一家城投公司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公司的主要工作有3项,一是盘活存量资产,二是培育增量资产,三是提升转型质量。这3项工作其实就是将存量资源转化为优质增量,这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密不可分。”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亮明市场化主体身份,接下来重要的环节就是找寻适合自己的赛道。国务院国资委数据显示,2023年,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9.8万亿元、利润总额2.6万亿元、归母净利润1.1万亿元,实现高质量的稳步增长;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含房地产)5.09万亿元、同比增长11.4%,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2.18万亿元、同比增长32.1%;研发经费投入1.1万亿元,连续两年破万亿元。针对以上数据,某东部省份一家AAA级城投公司负责人说:“我们重点关注了这组数据,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完成投资2.18万亿元、同比增长32.1%,在光伏制氢、碳纤维制造、汽车芯片等领域落地了一批重点项目,在激光制造、量子通信、卫星互联网等领域组建了一批新企业,在电子科技、新能源、生态环保、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推动了一批重组整合,新产业新业态正在成为企业的重要增长点。我们将在这些领域中找寻值得投资和拓展的业务板块。”随着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启动,国资央企的科技创新已经摆在突出位置。有关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研发投入不断加大,中央企业累计投入研发经费6 .2万亿元,超过全国三分之一,2022年研发投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创新平台加快建设,打造国家级研发平台764个,拥有全国重点实验室91个。涌现出一大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标志性重大创新成果。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城投产业布局虽然通过一系列重大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推动了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与此同时,国有资本比重趋于相对稳定,经营效率有所提升,但有的仍存在布局方向不够明确、主业不够突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不够紧密的问题,有的存在结构趋同、效率不高、质量提升慢等突出问题。对此,彭建国提出4点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整体资产收益率偏低,这虽然与国有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有一定关系,但也反映出国有企业在提高资产收益率方面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二是我国现有国有经济布局与中央要求的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尚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在产业引领方面差距更加明显。国有经济在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上的优势并不明显,特别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比较集中的电子工业、信息技术服务业等领域,国有经济的占比并不高,国有资本的产业引领作用不突出。三是国有企业利用新型举国体制攻关重大科研创新课题,在许多核心科技方面取得了突破,然而在应对市场需求导向的科技创新方面,还存在明显短板。特别是在一些新兴经济领域,国有企业对市场的变化和技术的整合再创造方面,对比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尚有一定差距。四是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手段来看,过去我国国有经济布局调整以行政捏合方式为主,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不够。”对此,亦有不少城投行业人士认为,以上4点的进一步布局优化将有助于实现城投公司的市场化运营机制,同时更好地发挥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作用。除了完善体制机制外,在彭建国看来,改革开放以后,国有企业改革总体方向是市场化改革,要让国有企业改革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往往容易忽视其“国有”的特殊性,使有些方面对国有企业功能使命的发挥重视不够。而且,功能使命性改革是新提出的一种类型的改革。因此,新一轮国企改革的重点,首先强调的是功能使命性改革,就是胸怀国之大者,增强国有企业服务国家战略的核心功能。国有企业的核心功能,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科技创新、产业引领和安全支撑上。“通过‘新三年’的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现‘三个明显成效’目标任务和‘五个要求’。在增强国有企业服务国家战略功能作用上取得明显成效,在推动国有企业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上取得明显成效,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和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上取得明显成效;把国有企业改革锻造成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排头兵、富有活力的现代新国企、全面从严治党的示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