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丨抚州市:对确有困难的县区进行往来资金调度,加快全市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存量隐性债务有效化解

时间:2023-09-21 08:14:32  来源:城望集团  作者:城望集团  已阅:0

来源:抚州市政府



据抚州市政府官网,抚州市财政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打算有关情况汇报。

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职能,锐意改革创新,全力完成财政各项工作,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取得新成效。在财政绩效管理方面,我局强力推动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工作,在前两年连续获列全省第一的基础上,2022年,财政部公布的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评价通报表彰全国前10名县中,我市有金溪县、资溪两个县;全省有14个县进入全国前200名,其中我市有金溪、资溪、南丰、崇仁四个县。深化政府采购改革方面,我市在全省率先上线“全省一张网”的政府采购电子卖场;在直达资金信息公开方面,我市资溪县被选为全省试点县,工作成效获得省财政厅肯定,计划明年作为样板在全省推广。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2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狠抓收支管理,全力保障财政平稳运行。一是财政收入量质不断提升。1-12月份,全市财政收入完成249.3亿元,同比增长2.4%,剔除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性减收因素,同口径增长9.9%。其中,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6.4亿元,自然口径增长3.5%,同口径增长8.3%。收入质量排位前移,全市一般公共预算税收收入完成87.1亿元,税比达63.9%,排位全省第4位。二是跑项争资更加有为。全市争取各项上级补助资金264亿元,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36.7亿元,占全省份额14.5%;争取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19.8亿元,同比增长61%,极大地提高了困难县区财力保障水平;争取到省厅每年增加南昌大学抚州医学院经费补助基数0.72亿元,为学校平稳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争取地方政府新增债券额度158.11亿元,其中:一般债券额度20.63亿元、专项债券额度133.53亿元,投向各类重点领域、重点项目。三是全力压支出清存量保平衡。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在收支压力凸显的情况下,通过压减支出、盘活各类结余、存量资金,保障了年底收支平衡。市本级目前已清理盘活部门存量资金等共计2.7亿元,统筹用于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有效缓解了地方财政困难。
(二)发挥财政职能,全面助力稳住经济大盘。一是助推实体企业发展。落实租金减免政策,对承租国有房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减免3个月房屋租金,全市减免房租2425万元,减免主体2901户;加强对工业企业用电进行专项补贴,已下达拨付1088.4万元补贴资金,惠及企业45户;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通过“财园信贷通”发放贷款37.88亿元,惠及企业759户次;“财政惠农信贷通”发放贷款90.2亿元,惠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4454户;“过桥贷款”搭桥327次,搭桥资金28.6亿元;发放担保贷款55.2亿元,惠及企业2577户,减免担保费3953.6万元。二是建立惠企政策资金池。实现惠企政策兑现“非申即享”“即申即享”网上办,全市共兑现惠企资金5.6亿元,兑现企业1488户次。三是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全市减税降费55亿元,其中:留抵退税资金23亿元,惠及各类市场主体共12.27万户次,助力企业恢复生产,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四是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扎实推进停止收取供应商投标保证金、大力推广“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系统运用等18项举措,搭建公平竞争平台,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三)强化风险防范,不断提升财政治理效能。一是强化政府债务管理。严格落实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制度,全市限额内政府债务余额743.94亿元控制在国家核定限额内,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二是科学发行与使用专项债券。项目申报方面,充分调动专项债申报积极性、主动性;资金使用方面,组建工作专班,建立市本级专项债券建设项目资金审核拨付“直通车”机制,全力推进全市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实施进程。三是健全全市直达资金动态监控机制。依托监控系统积极主动开展动态监控,实现从资金分配源头到支付使用末端全过程跟踪,确保数据及时反馈、预警及时处理、问题及时整改。全市直达资金指标总数112.8亿元,分配率为100%,支付率95.7%,排名全省第四位。
(四)坚持“过紧日子”,精准兜牢兜实“三保”底线。一是建章立制。制定印发《进一步厉行节约坚持过紧日子的实施意见》,明确24类列入“一般性支出”总体压减5%以上的目标,将政府过紧日子的要求贯穿到机关(单位)管理工作各个环节中,全市一般性支出目标较上年支出减少3.1亿元,压减5.2%。市本级通过收回年初预算公用经费5%指标以及严控支出等措施,市本级全年压减各类支出7.3亿元,全力保障年底收支平衡。二是加强对县区“三保”预算审核。将全市13个县(区)“三保”预算提级审核,组成13个督导组,加强对县(区)“三保”督促指导。2022年全市共安排“三保”支出预算229.69亿元,与国家标准相比,保障程度达到117.68%。出台了《促进县(区)财政平稳运行工作方案》,实施县级“三保”预算审核全覆盖。三是强化“三保”支出保障。设立县级“三保”资金专户,对“三保”资金封闭运行、专户清算,日常强化“三保”资金专户余额监控,对“三保”账户余额不能满足1个月以上支出的县(区)及时提醒其调度资金兜牢“三保”支出底线。四是加大资金调度力度。加大库款调拨频次和力度,对确有困难的县(区)进行工作指导和往来资金的调度,保障基层“三保”支出需要。2022年共调度县区往来资金147.9亿元,同比增加21.5亿。
二、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减税降费以及土地市场的低迷等影响,地方可用财力减少,“三保”等刚性支出有增无减,财政收支矛盾进一步加大,预算平衡的压力大。
(二)“三保”支出压力大。我市属于典型的“吃饭财政”,财力仅能维持基本运转。受国家、省连续提高工资等支出标准,公车、养老保险改革陆续到位,支出责任上划等因素影响,刚性增资因素已远远超过了地方财力增长的可能。
(二)债务风险防控工作任务艰巨。一是法定债务上升快,全市法定债务余额由2019年的318.68亿元增长至目前的743.51亿元,增长率达133.31%,尤其是今年以来,土地出让收入明显减少,面临隐性债务和专项债券偿债高峰期的同时到来,全市在偿还方面普遍存在较大压力。二是隐性债务化解难,我市平台公司项目大多为变现能力弱,造血能力不足的公益性项目,平台公司化债对财政依赖度过高。受疫情冲击及房地产市场疲软影响,土地出让收入大幅减少,依赖于财政资金的隐性债务化解存在较大困难。
三、2023年工作打算
2023年,我们将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打好一个强攻战、实现五个新跨越”目标任务,求真务实、实干苦干,奋力推进财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精准施策,着力在强产业、促发展上再添新活力。一是加大产业发展支持力度。重点围绕市委市政府确立的“五十百千万”工程、“百亿产业、十亿企业”龙头引领工程、“千万资源变千亿产值”行动,用好各类产业资金,精准施策,把钱用在刀刃上,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二是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认真贯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已出台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实工作,纾解企业困难,使企业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三是落实好各项惠企纾困政策,继续加大“财源信贷通”、“过桥贷款”、“惠农信贷通”、融资担保等工作力度,努力为企业解决好融资难问题。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支持培育壮大大数据、中医药等新兴产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二)坚持破立结合,着力在深改革、破难题上再创新业绩。一是深化市本级零基预算改革。推动部门合理制定本部门内部支出标准建设规划,新出台一批项目支出标准。督促指导县区开展零基预算改革。启动2023年市级部门预算及2023-2025年部门支出规划编制。二是健全预算管理制度体系。结合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要求、系统建设进度,推进项目库建设,进一步规范项目设置,加强项目审核管理,实施项目分年安排预算机制,增强预算项目安排的准确性,计划性和预见性。三是深化行政事业资产管理,通过找准资产管理制度执行着力点,完善单位内部资产管理机制,建立资产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切实落实资产管理主体责任,真正管好、用好国有资产。四是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进完善事前评估审核,进一步完善事前绩效评估的适用范围、工作程序以及结果应用,提高资金使用效能。强化绩效评价提升质效,进一步规范单位自评、部门评价和财政评价办法,完善绩效评价标准和方法,并强化结果运用。五是持续深化财政内控建设。进一步压实内控主体责任,把内控理念和内控措施融入财政运行、财政管理各环节及日常工作,将内控检查与内审相互融合,形成监督合力,促进提升财政内控管理水平,提升工作成效。
(三)坚持提绩增效,着力在强监管、防风险上再加新力度。一是持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重点行业会计监督评估检查工作,确保财政资金安全和效益。组织地方预决算公开情况专项检查,提高预决算公开的及时性、完整性和细化程度,全面提升全市预决算公开水平。二是持续做好直达资金监控和常态化监督。进一步健全完善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采取定期通报、正向引导、重点核查、关注提醒等有力措施加强工作督导和监管,提高资金效益、增强财政政策效果。三是加强对公务消费一体化监管。将各县(区)交叉检查和市本级重点督查工作形成常态化,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过紧日子”思想落实落细,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四是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统筹运用多种财政和金融手段,分类化解,精准拆弹,加快我市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存量隐性债务有效化解,切实有效防范化解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五是防范“三保”风险,加强对县区“三保”预算审核,建立起“一县一策”机制,运行“三保”专户,加强库款监测,做到专款专用。严格执行预算,严控追加预算,切实秉承“无预算不支出”的理念,防范资金支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