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东省政府
6月16日,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的发布会获悉,山东通过审计监督作用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近4年督促盘活存量资金、二次沉淀资金100余亿元,推动31.37亿元滞留闲置资金拨付使用等。接下来,省审计厅将重点加强对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地方金融机构、公共投资建设项目、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等6个方面的审计监督。
督促盘活100余亿元,推动31.37亿元滞留闲置资金拨付使用
改革是破解高质量发展“难点、堵点、痛点”的关键一招。近年来,山东省审计厅聚焦预算绩效管理、公共投资、社会治理、生态保护等领域,把审计揭示的“堵点”作为推动改革的“支点”。2020年以来,连续4年对省级一级预算单位及下属单位进行全覆盖数据分析,省市县三级联动对科技创新、工业转型、数字山东等重点资金实施穿透式审查,督促盘活存量资金、二次沉淀资金100余亿元,推动31.37亿元滞留闲置资金拨付使用。2022年,推动6家重大创新平台加快财政补助资金使用7.42亿元、13县拨付滞留科技创新发展资金1568万元,促进提升了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在重点公共投资项目审计领域,2022年至2023年5月,全省审计机关共开展投资审计项目552个,累计查出主要问题金额506.56亿元。在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审计监督方面,2020年以来,全省审计机关累计开展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项目349个,涉及领导人员369名,对省属企业实现全覆盖。审计中,着力揭示重大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重大损失浪费、重大风险隐患、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促进增收节支1.35亿元。对于山东分批推出的“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等政策清单,省审计厅已连续两年对这些政策清单落实情况开展跟踪审计。从审计成效看,省审计厅推动相关部门取消6项政策,调整4项政策,进一步提升政策针对性、实效性;同时,把好政策绩效关,推进实施22项政策,促进资金拨付5.6亿元。内部审计是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山东共开展内审项目58575个,发现问题金额1071亿元,促进增收节支31.51亿元,根据审计建议,对531名人员给予了党纪、政务和内部纪律处分,向司法机关移送或报告案件线索17件、涉案18人。3年内,将审计125家商业银行、3家省属非银行金融机构等单位谈及接下来的工作,省审计厅副厅长李侠表示,全省审计机关将紧紧扭住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这个重要抓手,以有力有效的审计监督推动落实、促进发展。按照计划,省审计厅将重点加强对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地方金融机构、公共投资建设项目、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内部审计等6个方面的审计监督。比如,在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审计监督方面,将做到国有企业、国有资本走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省审计厅正在开展全省国有企业重点改革政策落实情况审计调查,严查违规处置资产、向关联方输送利益、盲目决策、侵吞国有资产等问题,促进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在地方金融机构审计监督方面,将启动山东省金融审计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用3年时间实现对125家商业银行、3家省属非银行金融机构等省级监督对象的审计全覆盖,重点关注资产质量、经营效益、风险防控等情况,全面摸清底数,揭示地方金融机构在合规经营、内部管理、风险防控、业务创新、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标本兼治、分类施策的审计建议,推动全省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在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监督方面,将加大对水利、交通、能源、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生态保护和修复等重大公共工程项目的审计力度。接下来,省审计厅也将深化对内部审计的指导和监督,推动源头治理、查漏补缺、“未病”先防。启动“内部审计工作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创建活动。至2027年,在全省范围内培育打造400个示范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