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望资讯5月刊丨两大专项行动扩围深化 中国国企改革释重磅信号

时间:2023-06-01 10:36:02  来源:城望集团  作者:城望集团  已阅:0

城望资讯月刊(2023年5月)


重要会议(5月)


一、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5月5日下午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做好新一届中央财经委员会工作,研究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问题,研究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问题。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新一届中央财经委员会要继续发挥好制定经济工作重大方针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物质支撑。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必须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二、国资委:召开“双百行动”、“科改行动”扩围深化现场推进会

5月15日,国资委在广州召开“科改行动”扩围深化现场推进会,在广汽集团召开“双百行动”扩围深化现场推进会。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翁杰明指出,三年来,“科改企业”坚持改革、创新双轮驱动,在改革创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和丰硕成果。
翁杰明强调,要继续坚定不移补短板、锻长板,强化体制机制改革与科技创新的相互支撑、相互促进。要聚合优化资源抢占新赛道,加快培育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更加注重“投入产出两手抓”,着力提升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效能。要进一步强化创新激励,全面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塑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企业文化。要聚焦突出矛盾靶向攻关,加大精准支持指导力度,强化分类考核评估,更好发挥“科改企业”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
“双百企业”要坚持党的领导,在优化公司治理、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上集中发力、走在前列,着力打造一批富有生机活力的现代新国企。要重点在推动公司治理各项要求精准落地、聚焦主业实业推进专业化整合、推动机制类改革任务更广更深覆盖、提高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要以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为契机,不断增强改革主动性,加强重点难点问题统筹协调力度,强化政策穿透、鼓励基层创新,更好发挥“双百企业”引领带动作用。

三、国务院常务会议:加强医保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

国务院总理李强5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医疗保障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的实施意见》。会议强调,医疗保障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加强医保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对保障基金安全运行、提高基金使用效率、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都具有重要意义。要压实医保基金使用和监管的各方责任,进一步强化医保行政部门监管责任、医保经办机构审核检查责任、定点医药机构自我管理主体责任、行业部门主管责任和地方政府属地监管责任。要优化医保基金监管方式,做实常态化监管,加强信息智能监控和社会监督,进一步织密医保基金监管网。要深化医保基金使用和监管改革,及时总结推广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并重的监管机制,更大激发医疗机构规范使用医保基金的内生动力。


四、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部署会


5月24日,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部署会。会议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也是国家培育发展新动能、赢得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要深刻认识集中力量、加快布局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资央企积极落实国家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要深刻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要求,找准主战场、融入主战场、决战主战场,为国资央企加快调整布局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蹚出一条新路。
会议强调,要积极研究出台支持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揽子政策,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创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中央企业要加强领导、责任落实到位,企业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谋划部署,班子成员要各司其职、分工负责,进一步制定方案、明确任务到位,强化力量配备、资源保障到位,加强督导检查、指导推动到位,确保方案可操作、可落地、可评估、可考核,扎实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重要政策(5月)

一、财政部《关于做好2023年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有关工作的通知》:因地制宜探索财政支持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路径和示范样板


5月4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强化科技支撑,充分发挥农村综合改革守正创新、系统集成、特色鲜明、因势利导、正向激励的机制创新优势,突出试点先行、做强做优、示范引领,统筹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因地制宜探索财政支持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路径和示范样板,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重点任务主要从创新富民乡村产业发展机制、创新数字乡村发展机制、创新乡村人才振兴机制、创新乡村治理机制等方面推进。


二、国资委《中央企业债券发行管理办法》:健全中央企业债券发行管理体系,加强债券全流程管控


5月6日,国务院国资委对外发布《中央企业债券发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旨在利用债券融资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办法》指出,中央企业应当积极利用债券市场注册制改革、债券市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债券品种创新等资本市场重大改革举措,通过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碳中和碳达峰债券、乡村振兴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创新品种,有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办法》重点在完善工作体系、优化审批程序、强化过程管理、加强风险防控等四个方面作出相应规定。首先,着力健全债券发行管理工作体系。其次,着力提高债券发行审批效率。再次,着力提升债券发行全流程管理水平。最后,着力防范债券违约风险。


三、自然资源部《关于深化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的通知》:提高审批效能和监管服务水平


近日,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深化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明确以“多规合一”为基础,推进“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提高审批效能和监管服务水平。《通知》要求加快推进规划编制审批,强调实施规划选址综合论证,鼓励同步核发规划许可,并提出,各地要聚焦规划条件落实情况分类审查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探索建立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豁免清单和告知承诺制。此外,《通知》提出推进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业务全周期数字化管理。


四、中共中央 国务院《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有序实施省市县水网建设,着力补齐水资源配置、城乡供水、防洪排涝、水生态保护、水网智慧化等短板和薄弱环节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加快构建“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国家水网,到2035年基本形成国家水网总体格局,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逐步建成,省市县水网基本完善。
纲要要求,到2025年,建设一批国家水网骨干工程,有序实施省市县水网建设,着力补齐水资源配置、城乡供水、防洪排涝、水生态保护、水网智慧化等短板和薄弱环节,水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在完善水资源优化配置体系方面,建成一批重大引调水和重点水源工程,新增供水能力290亿立方米,水资源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性明显增强;城乡供水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8%;大中型灌区灌排骨干工程体系逐步完善,新增、恢复有效灌溉面积1500万亩;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精细化调度水平有效提升。


地方动态(5月)

一、广东:印发省属企业合规管理办法


近日,广东省国资委印发《广东省省属企业合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提出,省属企业应当建立合规风险识别评估预警机制,建立并定期更新合规风险数据库,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影响程度、潜在后果等进行分析,对典型性、普遍性或者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的风险及时预警。省属企业应当将合规审查作为必经程序嵌入经营管理流程,重大决策事项的合规审查意见应当由首席合规官签字,对决策事项的合规性提出明确意见。省属企业加快建立合规管理信息系统,结合实际将合规制度、典型案例、合规培训、违规行为记录等纳入信息系统,逐步实现合规管理信息系统与其他管理信息系统、国资监管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


二、海南:首只铁路REITs来了!


近日,海南粤海铁路轮渡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项目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发布了预披露公告,这标志着铁路领域首单基础设施REITs发行工作正式进入实操阶段。粤海铁路轮渡是我国第一条跨海铁路通道,是连接海南岛与大陆的“交通咽喉”,以其作为底层资产发行基础设施REITs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与经济意义。铁路项目作为基础设施REITs试点的重要领域,粤海轮渡项目的成功发行可为全国范围内的巨大存量铁路资产盘活提供实践经验,符合国家政策和改革方向。


三、湖南:省国资委印发《湖南省省属监管企业投资监督管理办法》


湖南省国资委近日印发《湖南省省属监管企业投资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旨在进一步加强投资监管,推动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这是推动构建国资国企防范系统性风险双监管体系的一项重要举措。


四、宁夏设立国有企业信用保障基金,完善区域金融稳定机制


5月16日,宁夏国企信用保障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成立暨信用保障基金设立大会在银川市召开。银川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陶少华出席并致辞。该基金由宁夏国有资产投资控股集团、银川通联资本投资运营集团牵头发起、宁夏农垦集团、银川金融资本投资集团等9家自治区、银川市属国有企业共同出资发起设立,基金总规模30亿元,基金首期规模10亿元。这是宁夏首支以市场化方式设立的信用保障基金,标志着宁夏在完善区域金融稳定机制、维护国企信用安全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


此次设立的国企信用保障基金是宁夏和银川市贯彻落实区市两级决策部署,深化国企改革、促进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的重要探索。在地方金融生态和信用环境“全区一盘棋”的格局下,宁夏国企信用保障基金将专项用于防范自治区、银川市两级国有企业公开市场债券信用风险,为国有企业发债提供增信,稳定企业存续债券二级市场价格,进一步增强债券市场对宁夏各级国有企业的信心,为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五、南京:探索公募REITs高质量盘活国有资产新路径


南京市国有资产量大质优,国有企业在为城市发展提供坚实保障的同时,也面临着债务率高企、存量资产公益属性较强所带来的融资难问题,对进一步建设增量基础设施产生了掣肘。针对这一难题,南京扬子国资投资集团(以下简称“扬子国投”)响应市委宣传部号召,成立了“公募REITs”课题组,从这一新型融资方式入手,研究如何盘活存量国有资产,从而实现接续投资、滚动发展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模式。通过研究公募REITs试点所呈现出来的产品特点,以及南京市国有资产在发行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扬子国投课题组从拟发行企业的角度,总结出四大建议。
一是推动有南京特色的基础设施资产项目实现发行。如果监管机构能够制定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对此类型的资产倾斜,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引导优质准公益性资产的盘活,将有助于南京国企实现更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在实现优良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好承担社会责任,进而形成南京模式。
二是加强业务交流培训,交流推广发行实操经验。公募REITs发行的环节多、要求严,对于从未发行或尚未启动公募REITs项目的企业而言,有许多技术上的操作难点。建议有关部门从全市层面,组织已经申报或即将发行公募REITs的项目组进行业务交流、融资培训等活动,促进拟发行单位的资本运作水平得以提高。
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激发企业融资内驱力。国有企业在公募REITs发行过程中,可能涉及自身优质资产的出表,发行成本相对于其他融资方式要高,且涉及相关费用,这可能降低一些企业实操的源动力和积极性。希望有关部门在试点初期加大对申报、发行公募REITs项目企业的引导、培育和货币补偿,激发国有资产的高质量盘活。
四是注重资产培育,循序渐进推行Pre-REITs。2023年3月1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备案指引(试行)》实施,这为基础设施类资产和不动产量身打造了不动产投资基金这一特殊平台。《指引》放松了不动产私募的借款期限与扩募限制,明确了基金的结构化安排与不动产的投资范围,使得国有企业可以更便捷、高效地实现从Pre-REITs到公募REITs的演进方案,即先将资产以私募不动产基金的方式进行盘活,再以公募REITs的形式退出,从而有效盘活那些存量暂未达到公募REITs发行条件的资产。


六、安徽:安徽国资国企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


5月24日上午,安徽国资国企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这是安徽国资国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举措,旨在加快打造省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研究咨询服务平台,服务全省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





七、湖北:出台实施《新时代省属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


近日,湖北省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新时代省属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谋划开展国企改革“效能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突围”、产业链“强筋壮骨”、铁水公空“互联互通”、供应链物流体系“提能升级”、数字化发展“转型赋能”、上市公司“倍增提质”、绿色低碳“先行引领”、开放合作“扩圈共赢”、国资英才“引航强基”等十大专项行动,推动国有资本向创新链的关键环节、产业链的核心节点和价值链的高端领域集中。


八、合肥:“盘活存量资产10条”重磅发布


近日,合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合肥市加快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提出10条具体举措,进一步激发投资活力,为合肥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支撑。《政策措施》聚焦交通、水利、市政、保障性住房、能源、生态环保、新型基础设施、仓储物流、教育、文化、体育、旅游、产业园区、低效土地等重点领域,统筹采用公募REITs、EOD、资产证券化、合作开发、兼并重组等方式进行盘活。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充分利用全市自然资源“一张图”成果,全面系统梳理本地本行业存量资产情况,汇总筛选出具备盘活条件的项目,建立市级盘活存量资产台账,实行清单管理动态优化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