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望资讯2月刊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主要目标任务已完成,近期密集会议透露出哪些信号?
时间:2023-03-01 15:48:20 来源:城望集团 作者:城望集团 已阅:0次


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总结会: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主要目标任务已经完成
全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总结电视电话会议1月31日上午在京召开。会议认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主要目标任务已经完成。三年来,各方面共同努力,有力推动国企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相统一,更加突出强调市场主体地位,三项制度改革更大范围落地见效,瘦身健体有序推进,中央企业存量法人户数大幅压减,“两非”“两资”清退任务基本完成,企业办社会和历史遗留问题全面解决,鼓励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国资监管的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二、证监会: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全力推动REITs市场高质量发展
2月10日,中国证监会召开2023年债券监管工作会议。会议指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攻坚克难,全力推动交易所债券市场服务稳增长大局、推进公募REITs常态化发行、深化债券注册制改革、强化债券风险防控等各项工作。会议强调,全面深化REITs市场建设,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全力推动REITs市场高质量发展。三、国资委:部署新一轮深化国企改革行动,调整央企重组整合思路
2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党委委员、副主任翁杰明、赵世堂应邀出席,系统介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面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新闻发布会对新一轮深化国企改革行动的做出了考虑与部署,乘势而上深入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主要考虑要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加快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增强服务国家战略的功能作用。二是加快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三是加快健全有利于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快打造创新型国有企业。关于央企重组整合的思路,一方面,还是要大力推进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内部的专业化整合,把横向的相应的产业通过整合实现“一企一业、一业一企”,提高企业集中度,增强我们的集约化管理。同时,也要大力推进产业化整合,要立足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仅要在央企和国企内部,同时还要突破现有领域,向全社会的各类所有制企业张开双手,用市场化的方式进行股权合作,共同推动国家的现代化产业发展。
一、发改委等13部门《关于完善招标投标交易担保制度进一步降低招标投标交易成本的通知》:鼓励实行差异化缴纳投标保证金
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3部门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完善招标投标交易担保制度进一步降低招标投标交易成本的通知》。《通知》提出,要鼓励实行差异化缴纳投标保证金。对于政府投资项目以外的依法必须招标项目和非依法必须招标项目,各地要制定相应政策,鼓励招标人根据项目特点和投标人诚信状况,在招标文件中明确减免投标保证金的措施。鼓励招标人对无失信记录的中小微企业或信用记录良好的投标人,给予减免投标保证金的优惠待遇。鼓励国有企事业单位招标人制定实施分类减免投标保证金的相关措施。企事业单位实行集中招标采购制度的,可以探索试行与集中招标采购范围对应的集中交易担保机制,避免投标人重复提供投标保证金。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
2月13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公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农业强国”首次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文件提出,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文件强调,制定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做好整体谋划和系统安排,同现有规划相衔接,分阶段扎实稳步推进,并就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作出九方面部署。三、中办 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建立健全财会监督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加强对国有企业、上市公司、金融企业等的财务、会计行为的监督,严肃查处财务数据造假、出具“阴阳报告”、内部监督失效等突出问题。《意见》对新时代建立健全财会监督体系、完善工作机制等方面作出了顶层设计,对进一步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进一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维护中央政令畅通,对进一步健全财政职能、加强财政管理、严肃财经纪律、维护财经秩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四、银保监会《银行业保险业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实施意见》:指导山东银行机构积极配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前制定接续融资和债务重组预案!
2月20日,银保监会官网发布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银行业保险业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实施意见的通知( 银保监办发〔2023〕11号文 )。《意见》提出,指导银行机构完善大型企业债务融资监测预警机制,提前制定接续融资和债务重组预案;积极配合地方推进重点企业风险化解及遗留问题解决;确保重点企业风险和担保圈风险一体化处置;积极配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五、农业农村部《关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将符合条件的乡村振兴项目纳入地方政府债券支持范围!
2月21日,农业农村部公开了《农业农村部关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指出,开展设施农业贷款贴息试点,通过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政策性金融等方式拓宽资金渠道,鼓励将符合条件的项目打捆打包按规定由市场主体实施,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设施农业。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强化财政投入。推动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加,落实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政策要求。扩大乡村振兴票据发行规模,将符合条件的乡村振兴项目纳入地方政府债券支持范围。鼓励金融机构增加乡村振兴贷款投放,重点用于高标准农田、设施农业、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等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融资项目库。
一、台州:城投集团“长三角绿色科技基金”项目正式启动
2月3日,在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十周年仪式上,由复旦大学倡议、台州城投集团参与的“长三角绿色科技基金”正式启动。“长三角绿色科技基金”项目规模为10亿元,由上海复容投资有限公司(复旦大学科技成果产业化重要的市场化平台)管理。该项目将充分发挥复旦大学高校资源和创新生态优势,深耕长三角,坚持“研究驱动”,坚持聚焦绿色科技创新,重点投资生命健康、半导体与智能制造、新能源以及新材料等战略新兴领域,助力绿色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二、北京:全国首单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公募REITs
近日,北京银行作为网下投资人参与认购全国首单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公募REITs项目——“华夏杭州和达高科产业园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华夏和达高科REIT”),认购金额3.6亿元。该笔业务是全国首单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公募REITs,也是全国首个特色主题园区类底层资产公募REITs。三、肇庆:金融局实施“2023年度融金行动”,积极探索推动公募REITs试点
肇庆市金融局牵头负责推动实施“2023年度融金行动”。与辖内有关金融机构进行沟通对接,结合各机构的业务侧重点和特色产品,对其今年支持大型产业集聚区建设,支持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支持乡村振兴和富县强镇兴村,支持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等工作重点提出了意见,进行了部署。提出,用好政策性金融工具,为重点项目提供融资保障。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持大型产业集聚区、各地产业园区和重点产业项目建设,邀请专业机构等参与项目梳理工作,创新盘活存量资产模式,积极探索推动基础设施公募REITs试点。四、长沙:市国资委出台监管新规!规范企业董事会及董事工作考核评价
日前,长沙市国资委印发了《长沙市国资委监管企业董事会及董事评价办法(试行)》文件,要求各市管国企、委托监管企业董事会及董事遵照执行。建设规范的董事会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生命线”,是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牛鼻子”,该办法进一步彰显了董事会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的重要作用和法定地位。五、湖南:5变1!大型国有资本运营平台“兴湘资产集团”揭牌
2月15日上午,湖南兴湘资产经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揭牌。这意味着兴湘集团推动业务板块专业化整合,实现国有资产高效优化配置又迈进一步。去年12月,该集团整合兴湘资产、国富资产、国资集团本部、华升集团、兴湘投资等五家企业,组建湖南兴湘资产经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这也是兴湘集团改革处遗、资产盘活的一大举措,将通过优化国有资本结构布局,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2月18日上午,苏州中新产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苏州中新产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由苏州城投集团牵头组建,公司定位为苏州产业发展合作城市及苏州市域产业园区投资主体,将发挥国资国企示范引领作用,以重点项目为抓手,以产业合作园区为支撑,推动苏州优势产业、优秀国企高水平、高质量地“走出去”,实现企业竞争能力与城市发展能级的同步提升。七、南京:持续压降债务成本,划定增量经营性债务成本上限
近日,江苏省南京市印发《落实市人大预算决议及财政管理改革况》。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决议和审议意见,通过深化改革激动能、优化管理提效率,促进政府治理效能提升。财政综合管理工作2022年获省政府真抓实干表彰奖励。要求债务风险防控更加严密。一是规范举债融资开“前门”,依托穿透式监测系统加强过程跟踪,建立支出进度月度通报预警机制,开展专项债项目绩效评价,加快债券资金落地见效。二是全力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坚持“谁举债、谁负责”,压实化债主体责任,通过开源节流统筹各类资金资产资源,超额完成既定化债任务,实现债务总量有序下降。三是将平台经营性债务纳入整体债务闭环管理,加强平台数量削减和债务增幅双管控,从严审核新上公益性项目,切实规范国有平台投融资决策行为。四是持续压降债务成本,全市融资平台经营性债务平均年息降至4.41%,接近五年期LPR为省内最低。划定增量经营性债务成本上限,市本级5%以上高成本隐性债务已全部置换完毕,严格财务费用合同管理,防范违规隐匿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