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之年回头看——国企税务管理:在深化改革中强基固本

时间:2022-12-12 15:12:32  来源:城望集团  作者:城望集团  已阅:0
来源:中国税网

今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2020—2022年)的收官之年。回顾这三年的改革之路,国企机制体制不断完善、专业化整合稳步推进、上市公司改革进一步深化。在此过程中,国企围绕“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目标持续强基固本,开展了包括税务管理在内的一系列改革。最近一段时间,记者采访了多位国企财税负责人,发现国企重点围绕税务管理制度建设、税务管理权责划分和税务管理数字化转型三个方面明显加大了改革力度。


今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是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及其配套政策的“施工图”,除大家耳熟能详的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聚焦主责主业的任务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一大重要任务,是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记者了解到,为了完成这个任务,众多国企不断落实董事会职权,全面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开展对标世界一流企业的管理提升行动。普华永道中国国企业务税务服务主管合伙人杨懿君等业内专家在服务国企改革的过程中发现,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国企非常注重完善税务管理制度、理顺各层级税务管理权责和税务运营数字化转型——这些都是国企税务管理的重要基础。“在税务管理上注重强基固本,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的一个鲜明特色。”杨懿君说。
标题1

建立完善的税务管理制度体系

制度的功能在于规范和约束行为。一个成功的企业,离不开一套健全且科学的管理制度——税务管理制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三年,不少国企成立了制度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系统研究规章制度建设的目标、体系框架、工作思路及任务安排等。如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形成千余页250万余字的“工作手册”,涵盖集团制度体系框架、17大业务制度体系树状图、280项制度。其中,完善税收管理制度是重要内容之一。

记者发现,许多国企在充分梳理自身业务、财务、税务情况的基础上,从三个层次建立税务管理制度体系——基本制度+具体办法+操作手册。基本制度明确税务管理的基本原则;具体办法明确涉税事项的管理要求;操作手册则明确在业财税综合场景下,处理涉税事项的具体步骤和内容。“完备的税务管理制度,有助于国企进一步提升税务管理水平,有效防控税务风险。”杨懿君说。

“这是我们基于工作实践的提炼和总结。”翻着办公桌前的一摞制度汇编,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移动”)财务部高级税务主管蔡玉燕满是自豪。她告诉记者,为规范公司的税务管理、提高涉税处理效率,三年里,广东移动构建全省税务管理蓝图,首要的就是要构建适应新时期发展需要的税务管理制度体系。“得益于一系列税务管理制度的建设,广东移动(省公司)连续多年被评为A级纳税人,分支机构基本全部获评A级纳税人。”蔡玉燕说。

广东移动主要在广东省经营移动通信业务(包括语音、数据、多媒体等),IP电话及互联网接入服务,移动通信、IP电话和互联网等网络的设计、投资和建设,与移动通信、IP电话和互联网业务相关的系统集成、漫游结算、技术开发、技术服务、设备销售等业务,上下游产业链较长,涉及主体很多,导致公司需要关注的涉税管理要点也很多。基于此,广东移动根据纳税申报全流程(发票操作—税务核算—纳税申报—税务档案),总结各业务模块需要关注的要点,形成相应的税务管理制度文件,指导不同岗位上的人员,按照规定准确处理相关事项。

在业务推进环节,广东移动形成《发票操作手册》,以便指导各级业务人员取得准确的涉税凭证;财务管理环节,为方便各级财务人员进行日常核算,形成《税务核算实务手册》,降低基础涉税事项不当处理的可能;税务管理环节,形成《纳税申报管理细则》,明确各税种的申报要点、申报方式、申报期限等,确保企业合规进行纳税申报;同时,广东移动十分关注后续相关资料的留存备查工作,形成《税务档案管理细则》,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保存相关业务活动的合同或者协议、采用非现金方式支付的付款凭证、货物出入库内部凭证等资料。

“建立完善的税务管理制度,是企业合规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家税务总局湖北省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局长彭继旺建议,国企应该将完善税务合规管理体制机制作为税务合规管理顶层设计的优先选项。具体操作上,可以根据前段时间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规定,设置首席合规官,并在首席合规官之下设立税务总监、若干税务合规管理员职位和相应的税务管理机构,通过制定集团整体性税务合规指南,形成不同部门和层级机构之间融会贯通的税务合规遵从管理机制,改变财务部门或税务管理部门在税务合规管理上单打独斗的局面。

标题2

根据改革实际划清税务管理权责

截至12月7日,国务院国资委官网共发布了14个央企高质量发展报告(2022)子报告。从这些报告的内容看,国药集团、保利集团、南方电网公司等企业均在近三年的改革中注重理顺母子公司间关系。“国企如能清晰划分母子公司、总分公司间的权责,能有效避免各层级之间的相互扯皮现象。”普华永道中国国企业务税务服务主管合伙人杨懿君说。

过去,大多数国企的税务管理,基本由各个业务单位自行处理,集团总部的管控力度并不是特别强。但从国务院国资委的要求不难看出,集团化管理是国企税务管理的改革方向。在最近三年的改革中,很多国企在明确成员企业具体税务处理责任的基础上,更加注重集团化税务管理建设,更加强调集团公司在集团整体税务管理上的统筹责任。

例如,M国企采用“集团总部—二级平台公司—三级业务单位”的三层管控模式,并明确各层级的税务管理事项清单,集团公司制定全集团的税务管理办法,统筹规范各单位的税务管理工作,各二级平台公司和三级业务单位在做好自身税务管理工作的同时,接受集团总部的监督、指导。“如此一来,整个集团的涉税事项的处理效率更高,处理也更加规范。”M企业财税负责人说。

“从长远看,国企需要建立一个强大的总部,深化集团一体化管理理念,发挥集团总部协调、统领作用,避免‘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情况。”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第三税务分局副局长朱慧严提示,推进集团化税务管理,加大对税务管理资源投入,强化战略财务职能,同时提高税务决策力,将财税管理充分融入业务管理。对重要的业务决策,企业税务部门应事前介入,为决策提供支撑,并用足税收优惠。

朱慧严建议,国企在充分发挥集团总部的统领作用,进一步完善内控制度的同时,与主管税务机关进行充分沟通,借助税务机关的精细化服务,进一步发挥集团总部制度化管理的优势,共同提升防控涉税风险的工作水平,构建税务部门监管与企业税法遵从相结合的税收治理格局。

标题3

税务运营数字化转型已提上日程

早在2020年,国务院国资委就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明确国企需要制定数字化转型专项规划。记者发现,“数字化”是央企高质量发展报告(2022)子报告中的高频词。过去三年里,税务运营数字化转型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企提上议事日程。

N房地产集团是一家国企,旗下拥有的实体企业超过百家,集团企业日常税务运营工作量巨大,常年人手不足。据了解,N企业税务合规申报工作平均要花费税务部门50%以上的时间。虽然在税务申报环节,N企业形成了“数据采集—编制底稿—纳税申报—税款缴纳”这样一套成熟固定的流程,但是由于企业涉税事项众多,仍存在不少的税务风险。同时,N企业缺乏系统的安排,仅依赖N企业的税务团队和传统的税务管理模式进行税务管理工作,困难重重。

在国企三年改革行动中,N企业管理层十分重视税务管理,希望建立更加有效的税务运营模式,管理好日常涉税事项的同时,减少企业面临的税务风险。为此,N企业决定在其业务部署的重点省份开展税务运营数字化转型试点,将包括发票开具、纳税申报、风险管理等日常税务运营事项外包给专业机构,并委托专业机构对其税务运营事项进行数字化转型规划与实施。经过量身设计方案、运营模式改造、信息技术应用和专业团队执行等一整套税务运营数字化转型,N企业不但解决了以往长期存在的税务管理效率低、税务风险管控难度大等问题,而且实现了合理降低税负、提升税务管理水平的目标。

有关专家表示,大多数企业税务运营数字化转型主要经历两个阶段,即整体性规划和数字化改造。其中,在整体性规划阶段,国企需要做好税务运营数字化转型的需求调研工作,梳理目前税务管理的现状并发现现有问题,深入了解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目标是什么,要解决哪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可优化、完善相关问题的数字化转型方案。在数字化改造阶段,国企的主要工作是制订税务运营数字化转型蓝图,搭建转型架构,设计合理的税务指标,同时编制使用手册。在完成上述工作后,国企就可以系统地实施税务运营数字化转型方案。

普华永道中国国企业务税务服务主管合伙人杨懿君表示,经历过三年改革的国企,进入较为稳定的发展轨道,有必要进一步强化税务工作数字化建设,通过打造智能税务管理系统,进一步提升风险防控的质效,保障各项业务实现更可持续发展。在具体工作中,可以参考国务院国资委于今年初印发的《关于中央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国资发财评规〔2022〕23号),进一步完善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努力实现税务管理工作流程、政策解读、计税规则等事项的统一,提高自动化处理水平,同时开展税务数据分析,挖掘税务数据价值等。

具体来说,国企可以考虑建立税务共享架构,在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合规遵从规则数据化的基础上,推动各分支机构通过系统进行导航式申报,降低税务合规业务对专业人员的依赖。同时还可以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加强数字化人才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