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丨持续优化资源禀赋与配置,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引导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要积极融入正在构建全国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战略,在政府与社会的协同赋能下,拓展农村市场化空间,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使得乡村经济更好地融入国民经济循环。乡村振兴取得积极进展,是多种因素同向发力、合力推进的结果,其中一点就是“聚集资源要素高效推进”,“重点是引导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由此可见,资源集聚与要素优化配置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推动力之一。聚集资源要素包括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核心在于发挥政府、社会、市场三者的协同作用。 持续优化资源禀赋与配置,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日前,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有关情况。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在介绍中提出,乡村振兴取得积极进展,是多种因素同向发力、合力推进的结果,其中一点就是“聚集资源要素高效推进”,“重点是引导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由此可见,资源集聚与要素优化配置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聚集资源要素包括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核心在于发挥政府、社会、市场三者的协同作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部署。与脱贫攻坚战相结合,政府层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持续资源要素保障,在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等方面,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基础要素保障。社会层面凝聚各方面力量合力推进,重点是引导人民团体、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特别是社会公益力量的参与,将强化乡村振兴资源要素保障的底层基础。政府与社会力量的有机结合,将大大拓展农村要素配置的市场化空间,一方面降低资源要素的成本,另一方面增强引导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的市场化机制力量。 引导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要激发各方对于乡村要素禀赋的想象力,尤其是新型资源要素。一是“两山”理论指导下,生态资源的资产化与价值实现,包括绿色发展机制与“双碳”发展机制下的新要素,包括碳汇、清洁空气、生物多样性等。二是数据要素,数字乡村与数字农业等战略推动下,数据与信息亦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重要新型要素。三是乡村创客、职业农民等新型人才,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更高水平的人力资源要素保障。新型资源要素的界定与认证,将更好地激活乡村存量资产,增强对于传统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的引导力与吸引力,也将促使乡村产业在新要素禀赋条件下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新业态、新模式的出现,从而实现更高水平的产业振兴。 增强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的引导力,还需提升要素治理水平与能力,优化资源禀赋与要素配置。一是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作用,激活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红利。据新闻发布会介绍,清查核实集体土地等资源65.5亿亩,农村集体资产7.7万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3.5万亿元;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约9亿人,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约96万个。集体经济组织为村庄资源提供了基本的管理单元与优化单元,为适度规模经营提供必要的资源组合灵活性与要素优化空间。近年来逐步兴起的党支部领办型合作社就是重要的探索,既可以将集体资产管理与运营适度分离,充分结合公平性与市场性,从而有助于促进乡村共同富裕,同时有利于结合资源优化与产业运营优势,增强要素配置市场化水平,激发产业振兴活力。 二是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在社会化服务与合作化、组织化等体系充分发挥要素组合比较优势。包括:家庭农场达到390万家,农民合作社超过220万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95万多个。今年7月2日,将迎来第100个国际合作社日,主题为“合作社建设更美好的世界”,正好与十年前(2012年)联合国国际合作社年主题遥相呼应。在不同经济部门,全球合作社出现了出色的危机抵御能力,在今日世界形势下尤为可贵。对于投身乡村振兴的新生力量如返乡创业人员,农创客、新型职业农民、企业家等而言,理解并促进合作社理念的实践深化,以及积极引入ESG、社会企业等理念,是在更高水平实现流入乡村资源要素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乡村全面振兴新生力量的重要社会责任。 总而言之,引导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要积极融入正在构建全国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战略,在政府与社会的协同赋能下,拓展农村市场化空间,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使得乡村经济更好地融入国民经济循环。同时,在“两山”理论指导下,积极引入ESG、社会企业等新理念、新工具,不断拓展农村资源要素的新内涵、新空间,发掘农村资源比较优势,持续优化农村资源禀赋与配置,促进乡村产业升级与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