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政府工作报告国资国企改革发展要点速览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首提“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与2021年相比,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与国有企业相关的内容中,增加了“促进国企聚焦主责主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支撑和带动能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要点如下:
(1)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压实地方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加强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化解风险隐患。(2)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促进国企聚焦主责主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支撑和带动能力。(3)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推进5G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4)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十四五”规划,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重点水利工程、综合立体交通网、重要能源基地和设施,加快城市燃气管道等管网更新改造,完善防洪排涝设施,继续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5)积极利用外资。扎实推进自贸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推动开发区改革创新,提高综合保税区发展水平。(6)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建设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推进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节能降碳。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完善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政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3月1日,国资委部署国有企业瘦身健体工作。本次会议按照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高质量收官的要求,重点对国有企业瘦身健体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推动。在严把新增投资入口上,国资委明确,要进一步完善投资管理制度,优化投资决策程序,严格执行投资项目负面清单,严控不符合新发展理念的项目,严控非主业投资规模和方向,不得在产业基础薄弱、缺乏资源优势的情况下盲目布局新产业。加大房地产、金融、PPP、对外并购、产业园区建设等重点领域投资管控力度,严控赴高风险国家和地区投资建设,严控投资金额大、建设周期长、跨越国境或涉及多国因素的境外项目建设,严禁超越财务承受能力的举债投资。3月1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会议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金融委主任刘鹤主持。关于宏观经济运行,一定要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振作一季度经济,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关于房地产企业,要及时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风险应对方案,提出向新发展模式转型的配套措施。关于中概股,目前中美双方监管机构保持了良好沟通,已取得积极进展,正在致力于形成具体合作方案。中国政府继续支持各类企业到境外上市。关于平台经济治理,有关部门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方针完善既定方案,坚持稳中求进,通过规范、透明、可预期的监管,稳妥推进并尽快完成大型平台公司整改工作,红灯、绿灯都要设置好,促进平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四、国常会重磅发声稳预期,五大举措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此次国常会从五方面进行部署,一是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同时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保持社会融资适度增长。二是保持政策稳定性,近年来稳定经济、激发活力的政策要尽可能延续,防止出台不利于市场预期的政策。三是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稳妥处理好资本市场运行中的问题,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四是密切跟踪国内外形势,采取针对性措施提振市场信心。五是稳外贸稳外资,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和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一、央行《关于做好 2022 年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金融全面支持推进乡村振兴,指导金融系统优化资源配置,精准发力、靠前发力,切实加大 " 三农 " 领域金融支持,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有力支撑。二、央行批准了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筹)和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金融控股公司设立许可在《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已正式实施一年多后,首批两家金融控股公司牌照日前正式落地。3月17日,人民银行发布消息称批准了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筹)和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金融控股公司设立许可。人民银行发布消息称批准了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筹)和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金融控股公司设立许可。三、国务院国资委公布了新一批调整后的“双百企业”名单3月3日,国务院国资委网站公布最新调整后的“双百企业”名单。根据名单,截至2月24日,共有454家各级国有企业上榜。其中,央企子公司261家、地方国资企业193家,初步分析显示,与去年9月份公布名单相比,此次上榜企业总数增加5家,均为地方新增国企,其中广东新增4家,河南、厦门分别新增1家,而西藏则减少1家。另外,部分央企与相关省份总数上虽未有变化,但本次也调整了10多家入选企业名单。四、国务院国资委网站公布成立科技创新局、社会责任局为切实推动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和社会责任工作,经中央编委批准,国务院国资委成立科技创新局、社会责任局。要求把准职责定位,聚焦主责主业,抓紧抓实国资央企科技创新和社会责任重点工作任务。郝鹏强调,新成立两个局以后,国资委出资人职责和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进一步整合监督力量,增强监管效能,不断提升工作本领,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五、国务院国资委财管运行局发布《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未来5-15年中央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建设与优化的奋斗目标;这是“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主题下,面向中央企业的第二次顶层要求发布。六、财政部印发《国有企业境外投资直派财务负责人管理办法》明确了财务负责人职责和履职保障、任职要求、人培训和述职、监督管理等内容。要求财务负责人重视境外企业税务和外汇的合规管理及风险管控,加强与所在国(地区)税收征管、外汇管理部门(机构)的沟通与协调;建立健全境外企业会计管理制度,规范境外企业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的形成、审核和保管,保障会计信息真实、完整,持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七、国家发改委印发《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提出包括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持续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形态,加快推进型新型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5个方面重要抓手,26项重点任务以及2项组织实施要求。特色小镇、城市更新、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国土空间规划、乡村振兴被提到了重要的位置,是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八、上交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十四五”期间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行动方案》以“目标引领、有序推进”“创新驱动、实效优先”“市场导向、和谐发展”为基本原则,提出了六大方面的举措:一是优化股权融资服务,强化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推动企业低碳发展;二是扩大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完善绿色债券制度建设,提升产品投资吸引力;三是完善绿色指数体系,推动绿色投资产品开发,丰富绿色投资标的;四是稳妥推进绿色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组织绿色金融工作,深化国际合作;五是加强绿色金融研究力度,加强绿色投资者培育,推进绿色金融宣传推广;六是加强自身节能减排,推进绿色低碳交易所建设。九、发改委、能源局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方案着力增强能源供应链安全性和稳定性,着力推动能源生产消费方式绿色低碳变革,着力提升能源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加快建设能源强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可靠的能源保障。
一、河南省开发区由288个整合为184个,将推行“管委会+公司”模式
今年以来,河南省统筹推进开发区整合、扩区、调规、改制工作,并取得了积极进展。全省开发区由288个整合为184个,基本实现“一县一省级开发区”,将推行“管委会+公司”模式和领导班子任期制、员工全员聘任制、工资绩效薪酬制。二、济南国资重组再现“大动作”:资产运营集团成立,健康集团启动招聘
为深入贯彻落实济南市委、市政府关于市属国有企业改革重组的决策部署,按照市国资委有关工作安排,3月3日,济南资产运营集团召开有关企业移交工作会议。据悉,济南资产运营集团是济南新组建的市属国企,承接处置不良资产将是公司的重要职能之一。济南健康集团是济南市市属一级功能类企业,济南市健康产业专业化投资发展集团。集团以健康产业投资发展、园区合作建设运营管理及统一招商服务等为主业,统筹负责全市健康产业招商服务,通过合资合作等推动重点产业园区载体合作建设运营和管理服务,突出中医药及特医食品等搭建医疗市场服务平台,促进健康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三、重大资产重组:江西铜业、江西交投、江西铁航、江西水投并入江西国控!
3月25日,江西省国有资本运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江西国控)发布《重大资产重组公告》,表示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后,江西铜业、江西交投、江西铁航及江西水投将成为江西国控并表子公司,公司将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战略重组,做优做强做大省属国有资本运营平合,通过整合省属国有企业集团股权,实现资本集中、信用倍增、能级放大,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发挥产业引领带动作用。
四、国资平台试水绿色债权投资计划,拓宽国资平台融资思路
“平安-江西交投基础设施绿色债权投资计划”落地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以下简称“江西交投”),目前已完成首笔资金提款。该计划已于前期通过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登记,总投资规模35亿元,并获得中诚信绿金认证,成为国内首单经绿色认证的保险资金债权投资计划。此类债权投资计划不同于以往的发债计划,作为一种类直接融资的方式,将为国资平台融资提供一定的拓宽思路。
五、山西:推进企业上市“倍增”计划,大力培育国资上市后备资源
2022年山西省企业上市“倍增”计划推进会议于3月11日召开,会上通报了山西资本市场发展情况,安排部署2022年推进企业上市“倍增”计划重点工作。截至目前,山西省境内外上市公司共计48家,新三板挂牌公司83家。“倍增”计划提出,力争到“十四五”末,山西省实现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80家,“新三板”挂牌公司数量突破150家。
六、厦门六家国企重组成三家产业集团
轨道集团与特房集团合并,成立厦门轨道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住宅集团更名为厦门安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厦门安居集团有限公司股权划入厦门安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厦门市城市建设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及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股权划入厦门市政集团有限公司。
七、四川印发《实施办法》:要求各级财政部门履行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
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各级财政部门根据本级政府授权,集中统一履行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同时,按照市场监管与出资人职责相分离的原则,理顺国有金融机构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