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亿!全国第一大单,绍兴开启首个全域低空新基建项目
2025年3月,浙江省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上发布项目公告——绍兴市越城区全域低空新基建一期工程总承包项目,总投资规模达20.5亿元。该项目不仅创下全国低空经济领域公开招标项目的最高纪录,同时也是全国首个以“全域低空新基建”命名的总承包项目,是低空经济从“试点探索”迈向“全域落地”的关键一步。

据介绍,按照越城区“512”低空起降设施网规划(5个大型起降场、10个中型起降场、200个微型起降场),今年越城区计划启动7个大中型起降场建设,其中黄酒小镇起降场和东湖风景区起降场可以兼容停靠“大白”祥云AS700。同时,还将结合特色文化旅游、城市空中交通、无人机物流、医疗紧急运输、城市管理等需求,建设50个小微起降场(点),基本覆盖低空飞行服务区域。

“这些大中型起降场不仅满足直升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无人机的多样化起降需求,还将通过‘VOD复合开发’模式,叠加文旅、商务、邻里服务等延伸功能,形成‘一场多能’的产业生态,为越城全域的低空经济场景提供基础支撑。”越城区交通运输局低空科副科长刘高说。
绍兴市越城区全域低空新基建一期项目情况如下:
1.项目概况:总投资规模达20.5亿元,是全国首个以“全域低空新基建”命名的总承包项目,也是全国低空经济领域公开招标项目的最高纪录。由绍兴鉴水科技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地点在绍兴市越城区科技路2号地块。
2.建设内容:包括建设多个起降场,按照“512”低空起降设施网规划,2025年计划启动7个大中型起降场建设,结合多种需求建设50个小微起降场(点)。同时,加速整合技术资源,打造空中感知系统,力争率先在全国县域层面实现0到10000米空域”通讯、导航、监视”全覆盖。
3.起降场核心项目:鉴水科技城低空经济综合体大型起降场是首批建设的大型起降场之一,总用地面积约23亩,总建筑面积约3.42万平方米,一期计划投资4亿元,预计2025年10月竣工。该起降场将配备多种起降保障设施,具备多种场景应用功能。
4.产业生态打造:大中型起降场将通过“VOD复合开发”模式,叠加文旅、商务、邻里服务等延伸功能,形成“一场多能”的产业生态,为越城全域的低空经济场景提供基础支撑。
5.管理体系建设:计划创新升级警务模式,组建全省首支专职空中警察队伍,迭代升级无人机公共安全管理平台,目前空警中队已实体化入驻鉴水科技城低空服务中心。
据证券时报报道,2025年绍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2024年绍兴在浙江省内率先实施低空经济发展规划,编制低空新基建、航路航线和应用场景等专项规划,举办首届中国(绍兴)低空经济展览会。
新的一年,绍兴拟推动低空经济“积厚成势”。根据规划,2025年绍兴将编制实施低空经济产业规划,大力发展飞行器整机制造等产业,统筹推进低空新基建、航路航线和应用场景建设,推动越城打造全国低空经济先行区。
最近公布的绍兴市越城区全域低空新基建一期(低空经济综合体),正是绍兴推动低空经济厚积薄发的重要一步。
鉴水科技城低空经济综合体大型起降场是首批建设的大型起降场之一,定位是产业核心引擎。该项目位于科技路东侧,总用地面积约23亩,总建筑面积约3.42万平方米,一期计划投资4亿元,预计2025年10月竣工。
鉴水科技城是绍兴市越城区发展低空经济的主承载地。鉴水科技城建设管理办公室党工委书记、主任张磊此前表示,新的一年,鉴水科技城谋划低空经济提能专项行动。力争完成开发应用场景80+,打造全省“综合飞一次”治理示范场景,探索“低空110、120、119”应急场景。聚焦“整机+器件+系统”,围绕“522”目标,引入重点整机企业5家、关键零部件企业5家以及系统企业5家。
绍兴市财政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市将投入近18亿元用于保障低空新基建项目,聚焦低空管理平台、低空站点建设和低空智联设施建设等三方面。市财政保障资金1.94亿元,助推绍兴市低空综合应用服务平台项目、绍兴市低空融合运行管理平台项目和绍兴市低空公共无人机起降场项目等3个政府投资项目加快建设。
根据《绍兴市低空新基建规划》等规划,预计到2027年,绍兴将实现基础设施覆盖试点空域,开通通用航空航线15条、无人机航线250条,通用航空航线通达上海和杭州、宁波都市圈,无人机航线实现县域核心区全覆盖,力争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及相关服务收入100亿元以上。预计到2030年,基础设施覆盖全市低空空域,开通通用航空航线30条、无人机航线500条,低空航路航线连网成面、全域覆盖,相关服务收入突破200亿元,在重大项目建设、示范航线打造、运营企业培育等方面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