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丨内蒙:有望率先退出高风险省份

时间:2025-03-05 13:48:52  来源:城望集团  作者:城望集团  已阅:0

图片

此前,内蒙古财政厅发布《关于内蒙古自治区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明确自治区化债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有望率先退出高风险省份。统筹推进融资平台改革转型,大力压减平台数量和债务规模。
图片
各位代表:

受自治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提请本次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并请自治区政协委员和列 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意见。

一、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50.3亿元,为预算的101.6%,同比增长2.2%,剔除一次性因素可比增长7.2%,其中:税收收入2212.1亿元,占比70.2%;非税收入938.2亿元,占比29.8%。加上中央补助、一般债务收入、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资金、上年结转等收入6116.6亿元,收入总量9266.9亿元。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928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84.1%,增长1.3%。加上上解中央、 一般债务还本、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支出1030.5亿元,支出总量为7958.5亿元。收支总量相抵,年终结转1308.4亿元,主要是部分项目支出年终未执行完毕,按规定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520.7亿元,为预算的76.8%,主要是房地产市场低迷,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不及预期。加上中央补助、专项债务、上年结转等收入1402.7亿元,收入总量为1923.4亿元。

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860.4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78.2%,下降10.4%,主要是收入未达预期,相应支出减少。加上专项债务还本、调出资金等支出822.6亿元,支出总量为1683亿元。收支总量相抵,年终结转240.4亿元,主要是部分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需按进度拨付,按规定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

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49.2亿元,为预算的75.7%,下降56.3%,主要是产权转让收入等一次性收入减少。加上中央补助和上年结转收入16.7亿元,收入总量为65.9亿元。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1.3亿元,完成预算的56%,下降58.4%,主要是收入减少

相应支出减少。加上调出资金40亿元,支出总量为51.3亿元。收支总量相抵,年终结转14.6亿元,按规定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2293.3亿元,为预算的101.7%,下降2.2%。其中:保险费收入1431.4亿元,增长3.7%;财政补贴收入707.7亿元,增长8.8%。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2274.3亿元,完成预算的99.1%,增长5.9%,其中:待遇支出2225.2亿元,增长

6.2%。当年收支结余19亿元,年末滚存结余1615.7亿元。

(五)政府债务情况

2024年,财政部核定我区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2227亿元,其中:用于支持项目建设和存量政府投资项目收尾的新增债务限额510亿元,包括一般债务265亿元(含外债转贷额度19.9亿元),专项债务245亿元;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717亿元,总额一次下达,分三年安排实施,2024年-2026年分别为572亿元、572亿元、573亿元。

我区地方政府债务总限额13602.1亿元, 其中:一般债务8208.5亿元;专项债务5393.6亿元。自治区本级政府 债务总限额1605.2亿元,其中:一般债务1011.6亿元;专项债务593.6亿元。年底全区政府债务余额12099.6亿元,其中:一般债务7923.6亿元,占65.5%;专项债务4176亿元,占34.5%。

全年发行地方政府债券1862.6亿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245.1亿元,新增专项债券245亿元,再融资债券1372.5亿元。

新增债券中, 一般债券重点支持温暖工程、城市基础设施、农林水、科教文卫等无收益公益性项目建设;专项债券优先支持在建项目续建,重点支持高速铁路、政府收费公路、温暖工程、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和符合条件的政府投资项目收尾。

再融资债券用于偿还到期政府债券本金以及存量债务,支持清偿政府拖欠企业账款。

按时足额偿还到期地方政府债券本息1201.6亿元。其中:本金837.6亿元,利息364亿元。使用再融资债券偿还到期本金737.5亿元,安排预算资金偿还本金100.1亿元。

(六)主要财税政策落实和重点财政工作情况

1.统筹各类财政资源,保障重大部署落地。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267.8亿元,聚焦“两重”、“两新”,有力支撑稳增长、调结构、促消费、增后劲。

争取再融资债券1717亿元,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大大减轻基层化债压力,2024年发行572亿元,全部置换后每年可节省利息30.9亿元,帮助基层腾出更多精力和财政资源促发展、保民生。

2.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3.切实办好民生实事,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4.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切实擦亮生态底色。

5.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6.扛牢风险防范责任,全力化解财政领域风险。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实现基层“三保”预算安排全覆盖审核,基层运行全方位监测。推动财力下沉,近五年自治区对下财力性转移支付年 均增长10.5%,比中央对我区增幅高2.7个百分点。印发《关于扎实做好县级“三保”工作的通知》,配套建立“三保”专账、工资专户管理制度、监测预警制度和兜底救助制度。持续巩固和扩大化债成果。下达113.1亿元,接续实施“四个一批”化债措施。积极争取置换债券政策支持,允许存量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按原合同偿还,推动金融机构集中谈判降息,每年节省利息支出19.8亿元。

自治区化债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有望率先退出高风险省份。统筹推进融资平台改革转型,大力压减平台数量和债务规模。加强财政暂付款管理。因地制宜制定暂付款消化计划,完善暂付款奖励政策,下达奖补资金20亿元,调动各地区“控增消存”积极性,全区109个地区(含盟市本级)实现财政暂付款只减不增。

总的看,2024年全区预算执行情况较好,各项财政重点工作均取得优异成绩。全年争取中央林草转移支付166.1亿元,占全国总规模15.8%,位居全国首位;争取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 金38.7亿元,资金规模连续两年居于全国首位;化债工作得到财政部高度认可和肯定,作为唯一介绍化债经验的省份在全国财政工作会上交流发言;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工作绩效评价获评西部省份优秀等次。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看到,预算执行和财政运行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财政收入增长面临不确定性,稳增长、促发展、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领域支出需求加大,财政收支持续保持紧平衡状态;政府隐性债务、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存在向财政传导集聚的隐患;财政管理存在薄弱环节,预算编制不够精细、预算执行刚性约束不足、绩效管理质效有待加强等。我们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将积极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二、2025年预算草案

(一)预算编制的总体要求和原则

(二)收入预计和支出安排

1.一般公共预算。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3150亿元,与2024年实际完成数持平,剔除一次性因素后可比增长4%以上。加上中央补助等收入4800亿元,收入总量7950亿元。全区一般公共 预算支出安排6950亿元,增加22亿元,增长0.3%。

2.政府性基金预算。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632.2亿元,增长21.4%,主要是国有土地出让收入预计增加。加上专项债务收入、中央补助等收入1054.6亿元,收入总量1686.8亿元。按 照以收定支原则,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888.3亿元,增长3.2%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计39.9亿元,下降18.9%,主要是部分盟市产权转让收入等一次性收入减少。加上中央补助、上年结转等收入15.3亿元,收入总量55.2亿元。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安排25.7亿元,增长127.9%,主要是上年收入结转至今年支出。加上调入一般公共预算29.5亿元,支出总量55.2亿元。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预计2472.3亿元,增长7.8%。全区社保基金预算支出安排2417.5亿元,增长6.3%。当年收支结余54.8亿元,年末滚存结余1639.5亿元。

根据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基本原则,社会保险基金应按照统筹层级编制执行。目前,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施全国统筹,工伤保险基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实施自治区统筹,预算草案均由自治区本级编制。

5.举借债务主要用途及偿债计划。中央提前下达我区新增债务限额305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159亿元(含外债转贷8.9亿元),专项债务限额146亿元,分别列入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债券资金优先用于国家和自治区确定的重点项目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2025年全区到期政府债务本息1820.7亿元, 其中:本金1450.2亿元,利息370.5亿元。对到期政府债务本金,按不低于10%的比例使用预算资金偿还,其余通过发行再融资债券偿还。对到期利息全部列入预算,按时足额偿还。

(三)自治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重点支出安排情况

1.支持重大决策部署落实。 
2.支持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 
3.支持培育新质生产力。
4.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
5.支持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6.支持精准防范化解风险。全力保障防风险支出。安排各类防风险资金373.4亿元,占总支出的33%。其中:预备费、机动金44亿元,用于应对突发事件和新增配套需求等;金融企业改革化险 补助资金90亿元,支持组建内蒙古农商行等;化债资金159.4亿元,支持债务高风险地区化债以及还本付息等;困难地区财力补助60亿元,消化暂付款奖补20亿元。巩固重点领域安全稳定。安排国 防和公共安全支出32.7亿元,维护军队、公安、司法、监狱等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三、落实2025年预算任务的主要措施

(一)多点发力推动财政管理提质增效。

(二)持之以恒培植和壮大财源。

(三)蹄疾步稳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四)全力以赴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兜牢兜实“三保”底线,落实好中央和自治区加强基层“三保”工作相关要求,完善“三保”专户、专账管理。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健全县级

财力长效保障机制,继续下沉财力,对财力不能满足必要刚性支出需求的旗县(市、区)给予倾斜支持。落实好置换债券政策,完善化债奖补政策,扎实推进存量隐性债务化解。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妥善处置金融领域风险隐患,持续推动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加快融资平台退出进程,规范退出后管理。持续做好财政暂付款控增消存。

(五)动真碰硬提升财会监督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