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丨最新回应!加快融资平台转型,今年财政政策如何体现“更加积极”、提高赤字率具体情况、置换债券当前发行进度……

时间:2025-01-13 09:40:19  来源:城望集团  作者:城望集团  已阅:0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5年1月10日(星期五)下午3时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请财政部副部长廖岷介绍财政高质量发展成效,并答记者问。相关发言人要点如下: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
一揽子增量政策中还有2项具体政策措施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一项是专项债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的政策,我们正在配合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抓紧研究,细化有关措施安排;另一项是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升这些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目前相关银行正在测算和细化补充资本金的方案,我们将抓紧推动实施。
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未来可期,主要体现在“力度、效率、时机”三个方面。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持续用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促进财政平稳运行、可持续发展。
2025年要提高财政赤字率。关于提高赤字率的目的。提高财政赤字率,将为今年经济发展注入更多动力。关于提高赤字率的条件。我们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关于如何确定赤字率。确定赤字率,需要统筹考虑国家发展需要、宏观经济增长潜力、宏观调控安排、财政收支形势,以及财政中长期可持续性等因素。
关于2025年赤字率具体是多少,我们需要履行法定程序后,才能及时向社会正式公布,我今天没有办法向你提供具体数据,但是财政赤字率提高的目的、条件,以及考虑的因素都有充分的论证。
关于今年的财政政策如何体现“更加积极”。从四个方面来说明“更加积极”的内涵。第一,提高赤字率。第二,扩大债务规模。第三,保障重点支出。第四,提高资金效益。
2025年将安排更大规模的政府债券,为稳增长、调结构提供更多支撑。扩大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增加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限额,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的范围,带动扩大有效投资,支持强基础、补弱项、促发展。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升这些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能力,更可持续地支持有效需求扩大和经济结构调整。
2025年,财政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加大力度来支持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统筹用好各类政府投资资金,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投资力度,提高投资效益。除了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使用以外,还会适度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合理安排投向和重点。
财政部综合司司长林泽昌:
调整房地产市场相关税收政策,降低交易、开发环节的税收负担。
研究扩大专项债的使用范围,允许用于房地产相关的“两个领域”,这都是增加有效需求的政策。在2025年新增发行的专项债额度内,地方可根据需要,统筹安排用于土地储备和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这两个方面的专项债项目。上述两项政策是去年底明确的,政策的效果将在2025年逐步释放。
关于土地储备,支持城市政府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有需求的地方也可以用于新增土地储备。我们已经明确了专项债管理的相关要求,地方已经可以做了。
关于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近段时间以来,我们一直在配合行业主管部门积极推进,进行了大量走访调研,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意见,也充分考虑地方诉求。近期我们将继续配合主管部门,抓紧明确相关政策,政策明确之后,地方就可以按此来推进落实。
确保稳岗促就业政策“不退坡”。推出有利于扩大就业的新举措。更好推动小微企业吸纳就业。积极用好创业担保贷款奖补、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等政策工具,引导银行贷款等向小微企业倾斜,更好促进小微企业发展,从而提升它们吸纳就业的能力。
财政部预算司司长王建凡:
科学安排财政赤字规模,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力度,合理安排地方政府一般债券,降低地方利息负担,增强地方财政保障能力。
合理扩大专项债券支持范围,适当扩大用作项目资本金的领域、规模和比例,带动扩大有效投资。
现在已经进入2025年,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议案,2025年紧接着还有2万亿元置换债券额度,各地已经启动了相关发行工作。
目前,置换政策“松绑减负”的效果已经逐步显现。各地置换债务平均成本普遍降低2个百分点以上,有的地方还超过2.5个百分点,还本付息的压力大幅度减轻。有的地方优先置换即将到期的公开市场债券和“非标”、涉众债务,区域金融环境显著改善。
加强债券资金全流程、全链条监管,确保合规使用。指导地方建立存量隐性债务置换台账,完整、准确登记债券的发行、使用、还本付息情况,确保所有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账核算、封闭运行。
加快融资平台改革转型,坚决阻断地方违法违规举债途径,促进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