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丨2025年首场国常会聚焦城市更新,提出重点任务
1月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常会,研究推进城市更新工作。会议指出,城市更新关系城市面貌和居住品质的提升,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要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街区、厂区和城中村等改造,加强用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建立健全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机制。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新开工5.6万个,更新改造小区内各类老化管线超过5万公里,加装电梯2.5万余部,增设停车位超过50万个。 完成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6.1万公里,全年累计建设改造各类管网16.3万公里。 支持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23.9万户。
扩大内需,发力城市更新
在国务院常务会议此次提出研究推进城市更新工作、城市更新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之前,包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多个重要会议都着重强调要在2025年大力推进城市更新,足见2025年城市更新将是政府投资的支持重点。
其中,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 “大力实施城市更新”作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方面。
与此同时,2024年12月举办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再次明确2025年将大力实施城市更新,重点推进一系列改造项目,并且城市更新需遵循“先体检、后更新”的原则,通过建立一体化推进机制,解决民众关切的问题,并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此外,深化城市建设、运营、治理体制改革,构建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体系。
从城市更新的对象及实现的目标来看,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到,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统筹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品质提升,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此外,要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街区、厂区和城中村等改造,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完善城市功能,修复城市生态系统,保护和传承城市历史文化。
这表明下阶段城市更新实施过程中的综合性、系统性特征进一步增强,将持续推进多种空间更新,特别是此前已开展较为成熟,也是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区一村(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和城中村的改造 ),同时将更加注重兼顾多重更新效益,坚持长期主义。
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最新提供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计划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4万个。根据各地统计上报数据,2024年1-11月份,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6万个。
加速构建可持续更新模式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提到,要加强用地、资金等要素保障,盘活利用存量低效用地,统筹用好财政、金融资源,完善市场化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更新。要支持各地因地制宜进行创新探索,建立健全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机制,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从实施城市更新的保障措施来看,此次会议的提法表明为了确实发挥城市更新扩内需的动能,下阶段从各部门到各地有望进一步出台更多支持性政策,推动城市更新进入多模式创新、多机制支持、多要素保障、多主体参与的黄金发展期。
从各种支持力度看,可以重点关注用地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尤其是提及了“盘活利用存量低效用地”。这也说明,城市更新后续在土地规划等方面会有较大的支持。举例来说,或在后续用地方面会更加灵活,这也有助于一些城市更新项目可以较好地推进,比如说结合存量用地的盘活需要,适当在用地方面进行优化和调整,进而确保城市更新的障碍减少,高质量推进相关工作。
从目前来看,城市更新急需加速构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需要在治理、投资、融资、实施等方面加强创新、持续探索。
在2024年12月27日举办的第八届城市更新创新大会上,全联房地产商会城市更新分会专家委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城市更新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表示,城市更新核心是生活方式的更新和生产力的更新。注重生产力的更新提升,再叠加金融创新是城市更新的可持续发展之道。一方面,要注重生产力的更新提升,通过打造新空间、升级新产业、创造新生态、带来新消费,取得长久的运营收益和投资回报。另一方面,要注重金融创新,围绕产业做资产,坚持大资管的更新理念,将未来现金流资本化,在资本市场中实现资产价值的最大化。
新一批城市更新目标已经明确
2024年12月24日至25日,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2025年,要谋划实施一批城市更新改造项目。
全面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基本完成已排查出老化燃气管道的更新改造任务,基本消除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
持续实施完整社区建设、既有建筑改造利用和老旧街区更新改造、地下管网管廊建设改造、建筑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口袋公园和城市绿道建设、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城市居住区养老服务设施和儿童友好空间建设等民生工程、发展工程。
鼓励地方探索居民自主更新改造老旧住宅。